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300呎蝸居變2000呎大宅











全球首創「箱宅」概念

300多方呎的家居,可以怎樣善用空間?一般設計師不是拆牆變成開放式單位,就是加建地台增加收納雜物的空間,但原來還有第三個超乎想像的「箱宅」概念,可以由300呎單位變成千呎大宅,當中同時擁有客廳、睡房、書房、廚房,神奇至極。

所謂的「箱宅」,俗稱變形蝸居,簡單一點形容就是把圖書館的攪動式書櫃概念融入家居,廚房、書房、客廳收藏入櫃,一經拉動間格櫃,隨即功能大變身。

發明「箱宅」概念的是張智強(Gary),他的「神奇發明」一出,震驚國際室內設計界,還吸引老外電視台追訪。

香港地小人多的形象已經世界聞名,小市民的家居只是幾百呎的空間,卻要住進一家多人,生活環境極之擠迫。雖然港人難以改變活在蝸居的寫照,但改變不了居住的面積,不一定活得不夠舒適,同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Gary,兒時住在300方呎的單位,而單位則容納了七人,同是香港升斗小市民的住屋縮影,而從童年的住居條件中,他卻悟得大智慧來,以香港精神發輝無限創意,將有限的空間發揮得最大。

蝸居一應俱全

位於香港東區一個四十年樓齡的「變形蝸居」,實用面積約344呎,但家居卻一應俱全,浴室、睡床、電視櫃、書枱、洗衣機、衣櫃、廚房俱備,不過與一般家居不同的是,單位設計成百寳箱一樣,所謂房間間隔,即是活動大櫃,櫃內收納和藏有家具,透過推動活動櫃的變化,組合出不同功能的房間,原理就如圖書館的攪動式書架,通過裝上輪子可以自由組合空間。

如把客廳的組合大櫃拉出,除了有電視,還有梳化床,變身成為不折不扣的客廳。當想室內空間變作廚房時,可以收起客廳組合櫃,改為拉出廚房組合,當中長枱拉下來後,可變吧枱或工作間。

拉動機關變形

另一組機關內,隱藏着書桌,可變成書房,至於對面多組機關則有CD架、衣櫃、大浴缸,當不用浴缸時可鋪上備用床以作休息,另外這一組機關設有洗衣機,不用時可把它隱藏,令全屋更乾淨利落。全屋唯一不能收納的,只有Spa房及洗手間。總括而言,若要計算空間變化數目,這個單位可變出二十四種不同空間。

「對於這間屋我有兩個目標想挑戰,一是在有限空間作出最大變化;二是每樣裝備都可以比別人大,享受可比一千呎的家居。例如:豪宅的浴室狹小不能轉身,但我屋內的Spa房、淋浴地方就有1,290毫米X1,290毫米的空間,我還可以在這裏踱步呢。」

作品蜚聲國際

這間344方呎的單位,令Gary獲得不少掌聲,除了被外國傳媒追訪拍攝特輯,他更入選Taschen出版社書刊40 Architects Under 40的世界當代建築師。對此Gary說︰「我不能說建築是我的興趣,說實際些,建築是用來解決我生活上的問題,小時候一家六口及一名女住客居住,還記得一次女住客如廁後把廁所弄得臭氣沖天,狹小的屋瀰漫臭氣,久久不散,我們三兄妹基於尊重沒有與房客爭吵,那種臭味現在還記得,雖然當時沒有與她閙不和,但卻換來一顆忍耐的心,以及對建築設計的反思。這也是求生術的一種,因為自小要面對狹窄的處境,也有實際需要解決面前的問題。」

直至現時他在設計上也有一套有效地運用資源的原則──4C。當中包括Co-existing、Connection、 Choice及Change,Co-existing就是在高密度的空間,人與地、人與人之間的共存;Connection則是空間與空間之緊密連繫,感覺一致性;Choice指同一地方並非每日都一樣,生活是可以選擇的,不搬屋都可以改變居住環境;而Change則是空間上的變化,如300方呎卻有二十四種變化。

現時,他除了處理不同客戶的項目外,也不停到世界各地考察研究,被邀請出席講座論壇等,一年只有一半時間在香港,他自言一半時間是住酒店。「隨着全球一體化人的流動性很強,這些『都市遊牧民族』對酒店的需求性很大,所以我最近正研究這些『臨時居所』,使這批『都市遊牧民族』盡快適應新環境,有如回到家的感覺,我認為人與環境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元素。」

撰文:姜紀茹

圖片: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一柱一像 打造古羅馬藝術之家




在西元前五世紀,古羅馬還是處於氏族部落時期,之後經歷共和時期和帝國時期,而帝國時期的羅馬版圖已跨越歐洲、亞洲、非洲。雖然羅馬征服了不少國家,但卻被一種文化藝術征服,這種文化正是希臘藝術,因此有說羅馬征服了希臘,但文化上卻被希臘人征服。

混入希臘風格

羅馬人崇拜和模仿希臘藝術,在建築上大量混入希臘風格,如神殿、廣場、城市,甚至是家居室內外布置等,也有不少藝術雕塑、裝飾柱等。時至今天,希臘藝術不單征服羅馬人,更加征服了現代人的目光,如現代家居設計的範疇上,便大量地混入了希臘藝術,藉着人體雕塑、裝飾柱子等,使室內充滿希臘式的古羅馬風格。

現代家居最常用的希臘和羅馬藝術素材,大致有裝飾柱、藝術擺設兩大類別,前者以修飾天花線、喉管、柱躉為主,後者則用以增添室內的藝術氣氛。物料方面,由於石膏製品太過笨重,故改以木材和塑膠為主,而近年則有不少廠房改以玻璃纖維製造,其好處是防水、防霉、輕巧、不易碎等。

訂造纖維模型

在內地設下幾萬呎廠房的帆風雕塑模型,是香港較具規模的玻璃纖維模型生產商,顧客可因應室內設計需要,訂製不同粉飾家居的素材,一般訂製約8呎高的裝飾柱,大約需時數星期,及花費約3,000元,而訂製約6呎高的人體造像,則需時一兩個月,及花費2至3萬元。

據帆風負責人李先生稱,他們接受私人訂戶製造粉飾家居的素材,還幫地產發展商打造樓盤內的裝飾模型,如西九龍豪宅凱旋門的防火層中,他們便以裝飾柱、人體造像,打造出羅馬和希臘式的庭園。李先生補充說︰「設置於室內和室外的素材,雖然同樣使用玻璃纖維製造,但要用不同油漆上色,尤其置於室外的,必須塗上特製油漆,這樣才不致於脫色。」

改色前衞造像


另外李先生續稱︰「一般訂製人體造像的客人,大多選擇希臘神像,而人像造像中,尤以女性人像較受歡迎,也許女性體態較男性優美。」

雖則以玻璃纖維模型打造古羅馬風格的設計,大都用上白色為主調,但因應不同設計需要,可以塗上不同顏色,例如粉紅、粉藍、鮮紅等,即時把模型變得超級前衞。此外,據李先生說,有不少客人為增添貴氣感,再把模型鍍銅、鍍銀,但需要經其他廠房打造,而價錢自然昂貴不少。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品牌多面睇

冼日明、郭慧儀 商管啟示

品牌(brand)一詞來自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在古時,游牧部落在馬背上打上烙印,用以區分不同部落間的財產。踏入二十世紀,仍然有不少企業不大了解品牌的含義,只當品牌(brand)是一種識別方法,並將品牌名稱和品牌商標等同於品牌的全部。

品牌定義應該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包括(一)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品牌是 一個標籤和識別、提供價值的一個載體、對產品的期望和對產品的全面體驗。

從企業或組織的角度來看,品牌是一個目標市場、創造產品/服務價值的載體、作出的產品/服務承諾和建立一個長久關係的載體。

品牌內涵七個層面

基於以上的分析,一個品牌應該是一個象徵符號或載體,而品牌的內涵應包括以下七個層面。

(一) 識別系統 (Identification System)—品牌識別系統包括兩部分:一為文字或數字並可發音者,稱為「品名」(brand name);一為符號、圖案或字體但無法發音者,稱為商標(trade mark)。品牌的識別系統有助品牌在消費者腦海中的認知和聯想。而最簡單,最容易辨識的系統是企業標誌。此外,品名也是一個識別系統。

(二) 屬性 (Attributes)—品牌能令人聯想起某些產品的特定屬性。

(三) 價值(Values)—企業決定產品的屬性(attribute)和特徵(feature),而消費者則決定產品的價值(value)。消費者購買的不是產品的屬性,而是品牌所能提供的價值。相對競爭對手,一個強勢的品牌應為目標客戶提供以下不同的獨特價值:包括(1) 功能價值(Functional value):功能價值即品牌所能為顧客提供的獨特功能。(2) 情感/體驗價值(Emotional/Experiential Value):在體驗消費的年代下,消費者追求的不單是產品或服務的「量」或「質」或功能,而是它所能提供的一種感覺或體驗。(3) 自我表達價值(Self-Expressive Value):品牌的購買不只是一種消費,更是一種形像的表達和投射,消費者通過品牌的購買和消費將自我形像對外投射。

(四) 文化(Culture)—品牌賣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文化。品牌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是凝結在品牌上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統一,是現代社會的消費心理和文化價值取向的結合。成功的品牌都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五) 個性 (Personality)—人有人的個性,品牌也有品牌的個性,品牌個性是品牌人格化的表現。品牌如果沒有個性,就像人沒有特點,容易被人忽視和遺忘。廣告大師大衛.奧格菲(David Ogilvy)曾說過:"最終決定品牌市場地位的是品牌總體上的性格,而不是產品間微不足道的差異。過去的研究指出,品牌個性可以歸納為以下五大特質:包括真誠(Sincerity)、刺激(Excitement)、能力(Competence)、典雅(Sophistication)、強壯(Ruggedness)。

(六) 使用者(Users)—品牌通過購買或使用該產品的消費者類型,反映出品牌形象。當我們想起某一個品牌,腦海就會浮現出使用該品牌的用戶。例如 Perrier的用戶是追求品味的人士,香港《信報》的讀者是追求深度閱讀的知識分子,而i-Phone的用戶則是科技潮流的追求者。

(七) 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提升品牌的社會責任,已不再是一種「支出」,而是一種改善品牌形象、吸引客戶、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的「投資」。品牌的社會責任包括對 (1) 消費者權益的重視;(2)產品安全性的保證;(3) 環境保護的承擔;(4) 員工的培育;(5)社會公益事務的參予及貢獻;(6)社會及經濟持續發展的承擔等。

強弱勢品牌的差異

當一個消費者很容易便能從以上的七個層面識別和描述一個品牌時,這個品牌就可被介定為「深度品牌」或「強勢品牌」,反之它只是一個「膚淺品牌」或「弱勢品牌」。例如在香港的服裝零售業中,Zara就是一個深度品牌,因為消費者可以從這七個層面準確地理解它,相比之下,BGW這個品牌深度就顯得模糊和欠缺,因為消費者並不容易了解它的個性及文化。

企業常犯的錯誤是只強調及注重品牌的屬性,而忽視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及文化等層面。但相對而言,在品牌成長及演化的進程中,品牌價值、文化、社會責任及個性的持久力及穩定性才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基石。

消費者對品牌的看法和期望正在改變,而品牌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也在改變。每一個企業都應該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察看品牌,品牌已不是一個名詞(noun),而是一個動詞(verb);品牌是動態的,它存在於產品、消費者及環境的互動中,而這個動態關係也在不斷轉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品牌已不再是 brand,而是branding,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踏上這一追求品牌卓越(Branding Excellence)的列車,共同享受品牌挑戰之旅。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木頭砌出黃金城












一嚿「木頭」會令你想起什麼?是件無用棄之可惜的東西?一個木訥寡言的朋友?還是一樣有生命力的素材?或是受年月洗禮具價值的藝術品呢?同一樣物件,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裏面可以潛在無限的可能性,就是視乎人用什麼心情,用什麼角度去看,肯不肯跳出框框,尋找圍牆出面的自己。

今次的被訪者廖志強(Dino),由「洗頭仔」變髮型師、由髮型師變成木匠,再變身為家具設計師、室內設計師,直至現時他是兩間傢俬店兼設計工程Natural High的主理人,擁有四個超過一千呎的物業,全因他變通的性格,不肯做一成不變的木頭,從木頭中砌出黃金屋。

走進Dino跑馬地居室連花園二千呎的家居,電梯門一開已見一道木製的特色牆,道出整個「以木為家」的主題。前面放了一個裝飾櫃,櫃上放了魚缸,旁邊有兩張小藤椅,用來作入屋換鞋之用。

進入客廳,發現一道與門口一樣,以大小不同質地木版拼砌的特色牆,牆後隱藏了客廁及客房。「這牆是用砌枱椅剩下的舊木材組成,你可以發現有些還存留着原有的釘痕,我加了一些鋼板上去作點綴,就可以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旁邊擺有一張以樹根造成的實木梳化,是他由清邁用貨櫃運回來的,Dino每年至少會到東南亞不同國家走幾趟,深入大街小巷,搜羅各式傢俬,那次他買貨和運費花了20多萬元才能將自己的「心頭好」運回港。前面的長方形茶几更是打造細緻,沒有使用過一口釘,全都用入榫技術裝設,加上一塊玻璃,時尚中帶出特別。

想得出就可做到

Dino由「洗頭仔」經多重身份到現在成為室內設計師,皆因他的思想天馬行空,又有一股勇於嘗試的衝勁,至於靈感方面,多數來自大自然。「很多人看一嚿木,一塊石頭就是死物,但我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生命,畢竟他們都經自然界年月的洗禮,當你說有生命時那樣東西就自然有生命,就可塑造力量。況且當你看見偉大而又奇妙的大自然後,你會發覺世界蘊含着無數的可能性,所以每遇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實現的事時,我就會認為人類如果可以想得出,就應該有辦法可以做到,若不能做到,人又為何想到呢?當然靠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做到,但若能邀請專家幫忙,最後我相信很多事是可以實現的。」

的確憑他這個理念,加上行動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迹,首先是為自己前途殺出血路,後來又為室內設計界帶來驚喜。「有次我為一間商店設計一個空中閣樓,在400呎的閣樓上可以容納十多人,我希望閣樓不須依附牆壁,也不用裝柱支撐,每個工程人員都說這是荒謬之談,後來我靈機一觸,採用了吊粗wire的形式把這個閣樓造出來,當空中閣樓真的呈現眼前,各設計師及工程人員都嘆為觀止。回頭想想,美國大峽谷的玻璃觀景台也可以懸浮,相對這個小工程就顯得微不足道,其實很多事不要太快say no,一試無妨。」這麼多年,Dino最開心的是可以把一些看似解決不到的工程問題逐一拆解,問題解決後滿足感增加了,自己也有一股推動力。「當見到最後的成功呈現眼前時,其實不只我一個人開心,工程人員也會開心到跳起!」

人棄我取各得益

認識Dino的人都知道他很愛自然,木頭同石頭,在他手中都可以拼湊出與別不同的東西。早在「髮型師」的年代,他就愛自己左砌右砌,砌出書架。那時他的興趣是當「收買佬」,專門收藏二手傢俬,例如:古董鐘、木枱、木椅,靈機一觸時便動手改裝,把無人問津的物件改良,成為有升價十倍的「珍品」。

直至現時他「收買佬」的性格還是不變,「一些質量好的實木傢俬可以用上幾十年,如果搬屋或是用厭就拋棄實是可惜,所以我其中一間店是賣二手傢俬,用家不要時可以寄賣在我的店,他們可以開價,賣出時我們會抽部分佣金,這樣做一來環保,二來大家也可得益,何樂而不為呢!」

投資哲學

Dino自小都有「收藏癮」,愛收藏鐘表、傢俬及各式各樣的擺設,直到現在他已轉型以「收藏心態」來投資較大的「物業」。

每次置業後,他都會親自設計居室,再配以自家設計或搜羅的木家具,然後自己先自住,並把家居變成showroom,廣邀親朋好友探訪、參觀,待適當時機時,設計連裝修一併賣出。

「設計與使用是兩碼子的事,設計可以很美,但使用時也要視乎當事人的需要,例如有孩子的雜物較多,我會建議家中備有兩個雜物房,一個用作放平時的雜物,一個用作放食物,那樣家中看起來便較簡潔。所以我喜歡置業後,自己裝修,用自家擺設,先體驗一下家具高低是否合用,再作修改,體驗過後才賣出,那用家便減低不必要的煩惱。」

撰文:姜紀茹 攝影:郭錫榮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人物X概念﹕設計師開墾 環保空間

【明報專訊】早上9時多,曾德平從太子的家來到元朗錦田,穿上水靴,下田工作,「這個時間,農夫早已完成工作,飲茶去了!」他的正職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每星期有兩三天全情投入務農,「我住在太子,很難早起耕作,我希望有天可以住在田地旁」。2011年初,曾德平跟一班在社會運動中認識的朋友租下這塊田,栽種有機蔬果,實現他歸園田居的理想。

邊學邊做 堅持全天然

曾德平每次下田前都要穿上水靴,因為田地到處是紅火蟻,被咬會痕癢難當,「因為我們這塊地是有機耕作的,沒有下農藥」。他行田一遍,觀察泥土、農作物有沒有異樣。鄰家田地的泥土顏色灰暗乾涸,與他們濕潤的土地有明顯分別,曾德平說,那是因為別的田長時間使用化學物,而他們的田堅持取諸自然、用諸自然,賣不去的農作物不會棄掉,用來做肥料,所有田地生長出來的東西都不會變成廢物。田地開始有收成,都是直接賣給身邊的朋友,省卻中介人成本,長遠希望吸引附近的居民。

當農夫一點也不易,水源、土壤、植物種類、天氣、耕作方法等都是學問,他向香港永續農業關注協會的袁易天學習耕作知識,邊學習邊實踐,曾德平說︰「由檢討完至改善,第二個春天已經來了。」所以說,耕作要學上十年八載絕不誇張。跟曾德平一起耕作的不少是80後、90後,當中有人全職務農,放棄為一張證書在制度下升學,寧願自由自主地四出聽課,求教於在社運中結識的學者。

現代人被好吃好看寵壞

別以為有機蔬果一定外形美、味道好,其實很多都其貌不揚,好像尖尖瘦瘦的粟米、長歪了的瓜,還有會咀嚼出「渣」來的蔬菜。「番茄顏色大小有出入,在超級市場一定不會有人買!」坊間一般生產者都挑走長得不好看的,或者透過人工方法,令蔬果都長得飽滿好看、味道討好,把現代人寵壞,曾德平認為人應該學習接受、欣賞大自然的成品。

曾德平4年前開始信佛,對萬物因緣有一番體會,「很多事情要有不同條件遇上才會出現,好像泥土、水、陽光、種子都要有很好的質素,才種出好東西來」。4年前他開始茹素,也曾擔心外出難找吃,「心中想着什麼,什麼就出現了。心中想吃素,就發現茶餐廳多了選擇。其實要的東西一直在,只是看不到而已。你轉變,世界就會轉變」。

曾德平說,附近有間豆腐廠,昔日剩下來的豆渣可用來餵豬,點滴不浪費,但現在沒有人養豬,豆渣都變成廢物。對於這個擅長化腐朽為神奇的設計師來說,世界就是一塊田,本應沒有廢物,所有東西在一個又一個的循環過程中,自有其生命和角色,好像他設計過一個用蒜頭衣做成的燈罩,廢物化身精緻的家品。

消費主導 環保流於表面


「我從小已經很喜歡大自然。」曾德平對務農生活的嚮往,原來始於小時候,在有限的居住空間栽種盆栽。別人詫異他為廢物設計的心思何來,他卻說那沒有什麼特別,不過是來自小時候一些習慣,「那時總會有功課要求你廢物利用,好像用『碌柚皮』、月餅盒做燈籠」,只是物質生活愈來愈豐富,現代人逐漸忘記這些心思和本能。他之前一直居於南丫島附近的模達灣,已經十多年沒有看電視,之前也不用手提電話,朋友埋怨找不到他,他列出7種找他的途徑:一、打家居電話;二、打辦公室電話;三、電郵;四、facebook;五、寫信;六、家訪;七、到辦公室。「假如這樣也找不到我,那麼是否真的有必要找我?」最後,在外國定居的媽媽要求下,曾德平才買了一部Nokia 3310,只求打出打入。

「世界上有20%的人掌握80%的資源,現在的差距可能更大!」物極必反,曾德平認為香港社會這種經濟主導的發展方向難以長久。政府有很多環保教育,但曾德平深感社會仍是流於表面地環保,有次他當環保繪畫比賽的評判,作品都是附和電視宣傳口號,他最終揀選了「在家裏養龜」的作品,因為作畫者起碼帶出人與生態的關係。他又批評,政府就膠袋徵費,但沒有處理衍生的副作用。

曾德平檔案

曾德平,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佛教徒,有一子一女。師從有「蛙王」之稱的藝術家郭孟浩,涉獵的藝術範疇包括設計、裝置藝術、攝影、出版、藝術評論,曾參與亞洲、歐洲、北美洲多個國際展覽。

2006年的天星碼頭及鐘樓藝術行動,曾德平與年輕藝術家創立We Are Society(WAS)公共藝術組織,推動文化保育和公共空間生活中的創意發揮。

2008年,他創立正念設計研究實驗室,以創意教育、藝術和設計,推廣正念生活和心性創意發展,他認為設計品應顧及人的真實需要,幫助人生活,而非徒具美麗的外形,鼓吹消費。

曾德平近年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在保衛天星碼頭、菜園村等運動中,結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元朗錦田學習務農,期望有天歸園田居。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缘木求简

在纽约的Red Hook社区的一个老厂房里,一行6人以“自由”为名,却执拗地局限在一个城市、一种材料、一种自信……

他们就是Uhuru(自由),一个小型家具设计与加工、专注可持续性的设计与创新的工作室。Uhuru的每一件产品都是由他们在Red Hook工作室里亲手制作,力求家具与产品的美丽是在简朴外形下对材料的敏锐地认识。他们大多数的作品,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再生的,回收再利用的或是失去原有功能的。

对他们来说,可持续性是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少的材料,不管它们是由什么制成、它们是如何生产或他们来自哪里,只要利用它们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极少或没有影响。而对材料的取材范围,他们尝试尽可能把重点放在当地。而且在纽约老建筑里有他们至爱的木材——Heart Pine,这种在一个世纪前由于过度采伐几乎灭绝的原生木,在时间的酝酿下有着漂亮的纹理和丰富的色彩。Uhuru乐此不彼地将它们从拆掉的建筑中寻找出来,以增加金属支架等极简方式修饰处理,从而获得原生态且摩登的生活家具。

也许正因为纽约能提供这种特殊的木材,Uhuru可以直接在老厂房里自由地编造他们的一切,或偶尔与本土的其它设计公司合作。简单的工作方式、简单的材料、简单的设计理念,却制造出不简单的家具。

Uhuru(自由)设计工作室,由Bill Hilgendorf和Jason Horvath成立于2004年。

www.uhurudesign.com

Apple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辭世



10月6日早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Apple 公司對外宣佈聯和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辭世,享年56歲。


以下為英文原文:

We are deeply saddened to announce that Steve Jobs passed away today。

Steve’s brilliance, passion and energy were the source of countless innovations that enrich and improve all of our lives. The world is immeasurably better because of Steve。

His greatest love was for his wife, Laurene, and his family. Our hearts go out to them and to all who were touched by his extraordinary gifts。

Apple 董事會聲明:

我們沉痛宣佈,史蒂夫‧喬布斯今天去世。

史蒂夫的才華、激情和精力是無盡創新的來源,豐富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世界因他無限美好。

他對妻子勞倫和家庭付出了極大的愛。我們向他的家人,以及所有被他的傑出天才而觸動的人表達哀悼之情。



蘋果公司致喪聲明

英文原文:

Apple has lost a visionary and creative genius, and the world has lost an amazing human being. Those of us who have been fortunate enough to know and work with Steve have lost a dear friend and an inspiring mentor. Steve leaves behind a company that only he could have built, and his spirit will forever be the foundation of Apple.

中文翻譯:

蘋果公司失去了一位具有遠見卓識和創造力的天才,世界亦失去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們這些有幸與喬布斯共事的人痛失了一位親愛的朋友及優秀的導師。喬布斯留下了一間只有他才能創造出來的公司,他的精神將永遠成為蘋果公司的基石。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木材膠合板製作的過去與現在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 MoMA)將於2011年2月展出的「Plywood: Material, Process, Form」,集結了館內從1930到1350年代裡,所收藏以木材膠合板 (Plywood) 製作的家具設計,展現木材層疊或流線的形態轉換,並藉以瀏覽用木材膠合板從設計到製作的使用過程。

在此次 MoMA 的展覽中,最早使用到木材膠合板技術的實體家具,可以追溯到1934年英國設計師 Gerald Summers 的「Lounge Chair」,僅採用單一塊樺木膠合板,並經過裁修、彎曲、噴漆的製作過程,完成宛如流水形態般的一體式座椅設計;但木材膠合板的正式文字解釋,是等到 1948年大眾科學所作出的定義─木材膠合板是依照原木年輪旋切而成的單板,並且根據木紋走向,不斷以直角排列的黏合方式所組成;也由於木材膠合板在工業材料的使用等級上,具備良好的彈性塑形,並且擁有抵抗破裂和變形的強度,因此常用在一般的生活用品、傢俱、甚至建築的製作上;根據工業設計史的紀錄,木材膠合板的製作發展至20世紀,已經成為相當受歡迎的學問之一,設計師們不斷在木材及接合方式間,找尋可以發揮絕佳力度與美學的創意結合。

美國 Charles Eames 和 Ray Eames 設計師夫妻檔,長期研究木材膠合板的成形技術,還有鑄鋁、玻璃纖維、鋼條、鋼管等增強材料的輔佐應用,在1942年二次世界大戰時受美國海軍所託,共同創作了輕量、方便運送的「Leg Splint」腳上固定支架,簡易的立體腳形模組,富含當代人體工程設計的雛形面貌;以及1944年的「Lounge Chair」,他們透過黏接三塊經過壓模技術的木材膠合版,在置放頭部、背部、手腳的地方,塑造符合人體倚靠的流線角度,並以不鏽鋼支架打造穩固的基座;而這款舒適的休閒座椅,不僅是現代躺椅的前身,也成為木材膠合板運用的經典代表性家具。

及至70年代,長期以手工製作的木材膠合板才開始走向自動生產,大眾對於具有裝飾結構性質的木材膠合板需求增加,生產過程的外觀加工技術,兼具物理力學的討論達到巔峰;但因膠合板工業於目前正面臨木材資源缺乏的問題,以碎料夾心膠合板為主的複合板成為趨勢。在2011年的5月,UPM 木材工業公司將藉由 interzum 科隆家具展的參展機會,示範當代的木材膠合板技術,透過複合材料如紙、玻璃、金屬的結合,和新式黏膜技術的使用,木材膠合板可以輕易彎曲成形,同時提高相互黏著的精準度和穩定性,並可用於不同的工業設計用途;碎料的木材資源也正由於可使用大量劣質木材,因此節省了許多珍貴木材的砍伐。

木材膠合板製作藉由剪接和拼接的過程,在結構上的密度越加增強,改善了木材原有易斷裂和變形的缺失,在過去及當代家具和其它工業設計的木材使用,都是不可或缺的木工技術;除了技術性質上的進步,也經由對於林業的保護觀點,將自然資源的有限運用條件下,帶至全球性的發展視野。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英國當代設計師Tom Dixon






遊走於藝術與生活的設計大師Tom Dixon,從未受過正式設計教育,沒有高學歷,靠著自學與對藝術的喜好,嘗試著那些需焊接的金屬結構,而將別人眼裡的破銅爛鐵變身為十足未來感的傢俱。他自認對於新發明、工業技術與市場市場行銷的興趣大過於設計的真正過程,作品靈感常來自於對於材料與工業技術的興趣。

在遨遊世界的旅行中不斷尋找簡單、原始設計概念的英國設計大師Tom Dixon。 藉由不同材質和技術創新改良, 將旅程中所見到的印度人們頭頂著盛水的容器設計,融和古老的印度手工藝技術,成功地創造出Beat Lights系列燈具。 2006年的米蘭傢俱展中, Beat Lights系列表現亮眼,重新喚起了大家對手工設計的興趣。該系列燈具的設計手法主要是延續傳統的古老印度手工工匠技術,以銅作為燈罩材質,透過銅的顏色和花紋,讓整個燈罩內部在光的反射下營照出溫暖、柔和的感覺,外觀則藉由錘打來創造出經年累月的黑綠銅鏽,給人一種古老的感動。

Beat lights 以及創作靈感同樣來自印度的Beat Vessels系列,都在發表時獲得高度的肯定。除此之外,Dixon近期著名的作品,還包括以維多利亞時期的審美觀為靈感,運用鑄造雕塑技術完成的「Spin Candelabra collection」和將外型經擠壓成形的鋁製品,內部透過電鍍技術創作出的 「Pipe Light」 等等 。 這些商品讓我們不難發現Dixon對於金屬運用的執著,透過金屬屬性的不同,採用多樣化的表層處理手法來呈現他的作品。而金屬也正代表著英國的工業歷史、傳統與特色,透過這樣的材質也正能傳達Dixon的創作靈感。

Tom Dixon出生於突尼西亞,四歲時與父母移居倫敦,未曾受過正統藝術設計教育。僅於1980年在Chelsea School of Art受過短暫的六個月美術教育訓練, 之後靠著自學的焊接技術,以手邊唾手可得的各種素材嘗試實驗創作。早期的他的作品結合後龐克精神,以現成的發現物實驗創作,並以零售的方式在不特定空間販賣自己的DIY設計商品。一直以來,他的創作理念著重在探究物體骨架與構造組織,對於內部骨骼結構的興趣大於外表。這也正是義大利設計師Fabio Novembre形容Dixon為「Vertebrate Designer(脊椎動物設計師)」的原因。然而,就商業的角度來看,商品外觀的呈現,是直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與市場能見度重要因素之一。

1980年代末期,Dixon和義大利製造商Cappellini合作,開始將他的設計賣往全球。合作期間他所設計的經典作品「S型椅」, 如今陸續被倫敦V&A和紐約MoMA美術館收藏展覽。Dixon表示, 與Giulio Cappellini 的合作為他開了一扇通往商業的門,讓他體驗到設計是值得被讚許與尊重的。他開始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同時具備著對材料的熟悉度和改進產品功能的信念,最後將這些測試的結果完美的呈現在作品的外觀上。而這態度也成為他今天成就的基石!



如今Tom Dixon已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成功的把設計和商業結合在一起。他設計的Jack Lights燈飾,「sitting, stacking, lighting thing」的概念已成為時代的一種象徵。1997年受聘為英國Habitat傢俱公司的國際設計總監,讓他開始熟悉設計管理,也體認到要兼顧開發製造和市場品味的複雜性。所以,他在擔任芬蘭傢俱公司Artek的設計總監時,建議以產品為中心,去思考設計、組裝、運送、販售與消費者使用的個個環節。要求每一位設計師都需了解產品的製造過程,並和製造商要保持頻繁接觸。 他認為每個產品設計的決策就等於是公司商業決策,也就是說公司利潤的來源正取決於商品設計和市場品味的相容性。

然而英國製造商對於生產具有創新元素的產品並不熱絡。因此,Tom Dixon於1990年代初期成立自己的公司,包括Space Studio及Eurolounge。更在2001年與合夥人David Begg共同成立「Tom Dixon」品牌,生產販售自己設計的產品。他的設計也開始跨足許多知名品牌,如重新詮釋Lacoste的Polo衫,為Swarovski設計水晶吊燈和Myla設計情趣用品等等。

Tom Dixon成功地結合創意、設計與商業。如今他的商品現在已於全球23個國家販售,並在每年的米蘭傢俱展發表新的創作。不管在設計領域或是商業領域裡,Tom Dixon已經是一個亮眼的名字與品牌。



Q & A:

Q1.對你來說什麼是英國文化?什麼是英國設計?


A1.英國特質( Britishness)仍是難以形容的…… 它稍微誠實一點,多一點結構性,比較不概念化,比其他國籍都更加堅韌強壯,但不論它是什麼,我們認為它會再度出現,有信心和深切的認為它將日漸被世界所認可。

Q2.在你的設計裡,常常對於材料與結構有諸多的實驗與發明,但綜合來說,什麼是你創作的主要原則 ?

A2.我喜歡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嘗試和接觸每個設計案……當我不被先入為主的的成見所阻礙時,我將會做的更好。

Q3.這是否和你過去的自學背景有極大的關連性?這些經驗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A3.我在Chelsea School of Art短暫修習六個月的美術教育課程後因發生車禍而輟學。之後兩年多的時間,我在舞廳裡彈奏著低音吉他,但另一場車禍使我必須放棄演奏。後來我沉浸於倫敦熱鬧的夜店和倉庫舞會中,這樣的夜生活,卻讓我白天有多出來的時間學習焊接技術。這段經歷,讓未曾受過正統藝術設計教育的我,更能在未來進行創作時能不受拘束地嘗試、實驗並接受失誤。

Q4.在1980與90年代之間,您以設計師、製造商和零售商的身分參與了許多自己創造的設計案,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寶貴的經驗?

A4.1980年代初期的工作是個令人沮喪的經驗,幸好當時的我並未察覺到這種負面情緒,依然嘗試以各種方式行銷自己的設計作品,主要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必須要做的,而我又過於天真樂觀所致。如果當時我懂的和現在一樣多,我應該會選擇不要這麼勞心勞力了。當時我必須探索各種我可以自行製作的技術,生產符合機器規格的作品,或是選擇便宜可用的材料,甚至設計出適合當地承包商技術的作品。

Q5.在設計的過程中,什麼樣的問題會因商業的考量而被提出?當兩者有衝突產生矛盾時你將會如何解決?

A5.偶而,我工作起來像個設計師,但相較於設計的過程,真正引起我興趣的卻是那些新發明、工業技術和市場行銷。我認為一個有效率的設計師,必須要對整個設計系統的運作感到興趣。 Robin Day、Verner Panton和其他的人都認為他們可以藉著設計改變任何事物,我想這仍是可議的。我覺得當今的設計師比較關心在物體的外觀上他們可以發揮的地方。但我認為一個好的設計師是要可以匯集所有的元素--包含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功能改善的信念--然後再將這些實驗的結果完美呈現在外觀形式上。我並不像一個全職的設計師,我遊走於邊緣,偶爾才會對材料和技術的產生興趣而去設計產品。

Q6.請簡單描述Tom Dixon品牌與公司發展方向?

A6.Tom Dixon品牌是我和David Begg在2002年所創立的,主要設計和生產英國燈具和傢俱。從成立開始,公司便發展自己的當代燈具與傢俱系列,包含過去廣受好評的Mirror Ball和Copper Shade燈具系列,近期的Beat Lights、Pipe Light以及最新發表的Slouch沙發椅等等。2004年瑞典私人投資公司Proventus和我們合作,成立一個設計與產品開發的顧問性公司 Design Research。現在它旗下有1935年Alvar Aalto所創生產芬蘭經典傢具的公司Artek以及Tom Dixon品牌。

Q7.你們如何將設計推往更廣大的人群,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A7.除了和知名製造商合作且自己生產作品外,我們藉由參加重要的展覽活動,如米蘭傢俱展和倫敦設計博物館的展出以進軍國際。2007年5月Tom Dixon品牌在美國紐約ICFF(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首次展出,獲得ICFF最佳燈具編輯獎。這對我們在美國的品牌建立和發展有極大的助益。

Q8.Tom Dixon品牌的關鍵性任務與遠景為何?

A8.Tom Dixon品牌被賦予創新的承諾和復興英國傢俱業的任務,靈感啟發於獨特的文化遺產,以及個人主義的創新與茁壯,在這些小島沒有不具意義的工業。


◎關於設計師/團隊
Tom Dixon 1959年初生於突尼西亞,四歲時與父母移居倫敦。僅在Chelsea School of Art受過短暫的六個月美術教育訓練後,便自學焊接技術。2002年和合夥人David Begg創立Tom Dixon品牌,產品領域包含燈具與傢具設計製造。他的作品風格著重以創新的方式延續傳統。

Tom Dixon連絡方式:
電話 - +44(0)20 7400 0500
地址 – 4 Northington Street, London, WC1N 2JC.
E-mail – info@benwilsondesign.net
Website - www.tomdixon.net

原載於:我愛設計我愛錢,麥浩斯出版社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小宇家居 優雅示範













人說,屋瓦何須大,豪和氣派,不一定跟品味沾邊。至於打造品味家居,按流行的簡約原則,是否一味的白,或者再加幾件designer家具精品,就能湊合出品味?鄧小宇寫女人精彩,觸覺細膩,心思綿密,對美堅執,他對家居佈置有自家一套要求,也不會假手於人。除了追求簡約,他說「視覺的統一」,以及「warm的感覺」更加重要。而且不一定要花費好多,小宇幾年前在深圳置了個小單位,家品和材料堅持在內地蒐購,正是一趟簡約又省約的優雅家居示範。

家居佈置,小宇喜歡簡約,但不喜歡太有style;喜歡modern,但又不要太刻意。跟很多人認定的簡約,帶點冷調的風格不一樣,小宇的家清爽自然、和諧溫暖;點綴的摩登風格家具,全部帶點不經意的低調,含蓄散發主人優雅品味。小宇說,家居佈置跟穿衣同一道理,並非湊合幾件名師設計的貴家具就能顯出品味,同樣亦沒有一套現成準則。如果品味應該帶覑優雅,則必須經歷長久培養和訓練,點點滴滴累積成形。

視覺要統一


「我以前看藝術電影,或許有點影響,電影的visual style通常一致,給我留下了印象,visual敏感度高,潛移默化,就這樣慢慢培養成一種觸覺。」小宇佈置家居,沒有聘設計師提意見,也未試過參考家居雜誌,光線運用、覑色、家具配襯,全憑個人感覺,或者直覺,他笑言是「土法煉鋼」。

「其實我一點都不算高手,真正懂得佈置的人,可以將色彩運用得出神入化,好像艾慕杜華的電影,五顏六色放在一起都很和諧自然。我自問就沒有這種功力,我選的盡是一些樸素、中性色調,容易配襯一點,做到視覺統一。」談到配襯,小宇亦提出取捨的重要。「鍾意某種顏色,但如果跟整體不能融合,就要放棄。選擇了就要不斷朝覑那個方向去做,否則東湊西拼,太花巧,就會好擾攘嘈吵。」

燈光暖黃色

光線對於室內氛圍更有重大影響,小宇就曾在文章中提過,對白光管燈的抗拒,因為居住的大廈轉用白光燈,幾次三番去信抗議,結果不得要領,他就發揮阿 Q精神自己買黃光燈膽換掉家門前的幾盞白光燈。「我接受不到白光燈的慘白和冰冷,令人渾身不自在。黃光令室內有warm的感覺,人人都想返到屋企可以 relax一點、可以休息。」

想居室光線更柔和,小宇喜歡將燈光indirect投射到牆上或天花板,讓光線反射四散,灑落整個居室,不刺眼又夠光,輕柔自然。「居室自然採光,當然更好。我選房子時,最重要的考慮,就是窗戶,一定要夠多夠大,夠開揚是先決條件。」

便宜貨也好

小宇幾年前在深圳置了個小單位,是幢外形簡單的大廈,靠近火車站。他欣賞發展商的心思,用上雙層玻璃,置身室內完全聽不到火車聲,喧囂完全隔絕。「整間房子,我最喜歡的就是它的窗,窗台設在頂端,落地玻璃感覺好開揚。」由於是「毛批房」,什麼裝修也沒有,他更可以自由發揮。

小宇視作一趟實驗,堅持在內地蒐購家具和材料。「香港想買什麼都有,沒有難度,內地買家具掣肘會多一點,款式較俗氣,選擇受限制,但試驗一下無妨。結果發現國產貨都有具質素的,感覺到有一些有心人在做一些事情。」小宇認為,香港樓房室內設計由發展商自行包辦,像倒模;內地很多發展商是農民,不懂設計,直接交設計師辦,所以反而有得發揮。

「好像我在內地找的裝修師傅,肯定不是artist,但他肯聽,錯亦肯改,肯follow up,手工亦不錯。」小宇又舉例,內地買的捲軸窗簾就比香港家中的漂亮。內地的技術現在提升不少,「圓角櫃䒷的駁口位就做得很出色」。連小宇都收貨,大家一向輕藐內地出品的態度可能要改變一點。還有,小宇這項打造「Made in China家居」試驗的成功,亦體驗出,追求生活美學,金錢並非最重要。

生活美學家——鄧小宇

品味筆記

〈Style之後〉《號外》

「我的家居佈置座右銘是﹕現代,但不前衛。新款,但不要古怪形狀。

還要記住﹕

低調、含蓄、簡單、well-proportioned、non-attention-getting、舒服、自然、和諧……我認為﹕Post-Style應該是不感覺到style的style。」

美學觸覺

眼看﹕看電影,感受電影中視覺效果一致
耳聽﹕聽音樂,體驗音樂帶來的和諧氛圍
腦內潛意識﹕每天接收到的印象,消化後變成個人直覺、感覺

文 黃文英
圖 陳淑安
編輯 楊泳森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觀《老人與海》心得

劇情簡介:

  本片敘述一位古巴漁夫,獨自住在海邊破爛的小屋中,出海捕魚的心路過程。他出海84 天沒捕到任何魚,受盡鄰里嘲笑,他的船帆宛如一面標明「失敗到底」的旗幟。只有一位小男孩,願意親近他當朋友。故事的重點在他第84天後,與大魚在海面上搏鬥三個晝夜,他所經歷的心靈洗禮,體驗到人生在世所求為何。

  這部片出自海明威的手筆,是他登峰造極之作。也因為此書,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美國普利茲獎。雖然只有兩萬多字,卻言簡易駭的寫出海明威內心世界和人生觀。

心得:

  人生在世,所謂何來?我想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惑。汲汲營營追求成功與名利,真的就是人生的意義?應該還有別的生存意義吧?

  存在主義在21世紀,以蔚為朝流。物質文明進步,人們迷失在光鮮亮麗的霓虹燈中,開始感到精神的空虛和枯萎。尋求別的生存價值,成為社會人士必修的學分之一。

  海明威寫下老人與海的年代,在1920年左右。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濟蕭條,人心萎頓。頗符合現代富裕的資本主義末期;信用與資金過度膨脹,人性頹廢與功利主義盛行。

  於是開始有人自我意識覺醒,人生的一切名利權勢,都將會隨著時間的逝去,消失無蹤。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為何只剩下空虛?

  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書中,有著清楚的描寫。書中結局,老人捕到一條馬林魚。那或許破了村莊中所有漁夫的紀錄,也象徵老人的成功。但故事不是要寫勝利者的凱旋歸歌。老人捕到魚後,在跟大魚搏鬥到底過程中,他還得忍受口渴、饑餓、疲勞、睏頓的煎熬,他想:「這時我只能想一件事,我即為此事而生。」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永不被打敗的堅強意志。然後他贏了。卻在回港口中被鯊魚攻擊,大魚只剩一堆白骨,成了一堆「垃圾」。這也是海明威想表達的一種虛幻的人生觀!

  村民們覺得可惜。只有海明威跟他的好朋友-小男孩,清楚知道,人們都祈求成功和勝利,但這並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人生的目標在於,努力專心的打每一場屬於自己的仗。透過老漁夫硬漢性格來禮讚人類的永恒價值-信心與尊嚴-。信心和尊嚴給予人生存勇氣,如果喪失了自信,在持續那麼多天的壞運之後,老漁夫不會有勇氣和毅力出海捕魚,也看不到老人與命運抗爭之後換來的尊嚴與勝利,精神與靈魂的勝利。

  這部片,和時下的一本書「活在當下」有相同的意旨。人生的意義就在當下,盡全力去完成你手上的理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為虛幻的成功患得患失,細細地品嚐生命中的每一刻,別白走了這一遭。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29 ways to stay creative

1. Make Lists
2. Carry a Notebook everywhere
3. Try free writing
4. Get away
5. Quit beating yourself up
6. Take breaks
7. Sing in the shower
8. Drink coffee
9. Listen to new music
10. Be open
11. Surround yourself with creative people
12. Get feedback
13. Collaborate
14. Don't give up
15. Practice
16. Allow yourself to make mistakes
17. Go somewhere new
18. Count your blessings
19. Get lots of rest
20. Take risks
21. Break the rules
22. Don't force it
23. Read a page of dictionary
24. Create a framework
25. Stop trying to be someone else's perfect
26. Got an idea? Write it down
27. Clean your workspace
28. Have fun
29. Finish something

好好感受當下

人生下來,便注定要走一條不平坦的路。因為人愛追求,人不易滿足。

問問自己,如果人生是一條曲線,你現在正處於什麼位置,將來又希望可以去到什麼位置?


欲望支配情緒起落


覺得自己處於谷底的,可能會感到消沉,感到絕望,深嘆懷才不遇,時不我與,可愈想下去,沉得愈深;曲線變成只會向下的直線。

覺得身處中游的,亦難以安於現狀。在現代社會,人望高處是至理名言,往上爬是天經地義,甚至是必然的事,否則會被認為耽於逸樂,沒上進心。

覺得身處頂峰的,相信只有少數,但他們也不好過,因為時刻害怕有朝一日會從高處跌下,於是拚命維持在高位,唯恐從高處回落。

界定高與低,並不一定看事業、金錢與地位,也泛指人所喜歡的一切,包括感情、理想,甚至宗教與精神境界的探索。有人窮畢生尋找矢志不渝的愛情,有人耗盡精力追求完美的藝術境界,也有人拋開一切企求達至精神領域的昇華,但無論追求的是什麼,只要不滿足的心念一起,就造成了人生的曲線。

因此,其實更多人的選擇是模棱兩可,不知是高是低,他們或許沒有遠大的理想,卻有沒完沒了的欲望,剛滿足了一個,又萌生第二個,欲望支配了他的情緒起落,令他的人生曲線時高時低。

放不下終日惶惶

也許你會說,人必須有理想,有目標,才能活出豐盛人生,否則只會一事無成。對的,沒有理想和目標,做人進退如浮萍,甚至連是非黑白也搞不清。不過追求理想與目標,也毋須過於執迷,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放不開,放不下,心之所繫,難捨難離,稍有異變,惶惶不可終日。

曹雪芹的《紅樓夢》裏有一首《好了歌》,很能道出人生百態﹕「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人都希望活得更好,得到更多,結果都把時間浪費在追求、牽掛、憂慮之上,不是眷戀過去,便是寄託未來。這樣的人生,其實是一直處於低谷,美好的兩端總在過去與未來。不懂得好好感受當下,就等於壓根兒沒好好地活過。

文﹕鄧孟聰charisbaba@gmail.com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把製造業搬番屋企

Nick Lee

「老公,我 iPhone 個殼刮花咗,點算呀?」她眉頭緊鎖。

我不慌不忙,打開 Thingiverse 網站,找個一模一樣的機殼設計,下載,用我昨天買回來的 3D printer 打印一個新簇簇的機殼給她。喜歡她頓然開顏的樣子。

「哇……哇……」女兒大哭,洋娃娃躺在一旁,頭給扭斷了。

「傻女,唔使哭,我即刻印番個頭畀你。不如你同哥哥玩陣飛行棋先?」我上 Barbie 網站,下載公仔頭的三維影像,3D printer 開動之際……

「Daddy,骰仔轆咗落鋼琴底,執唔到呀!」兒子嚷着。

真是禍不單行,幸好有部立體打印機,待會兒印一粒骰子便是。「我一陣印番粒畀你,你同阿妹玩住媽咪部 iPhone 先呀。」

以上虛構情節,三四十年後可能成真。

不信?科技發展往往出人意表。蓋茨在七十年代曾經說過:「無人需要多過 640 KB 記憶體。」三四十年前誰人料到今日一人一手機?三四十年前誰人料到互聯網和電腦成了生活一部分?三四十年前誰人料到鐳射打印機是辦公室必備?

有人說,今日的立體打印機就像三四十年前的鐳射打印機,技術算是成熟,卻十分昂貴,故未能普及。

立體打印是什麼?油墨「印」往紙上可以理解,三維物件怎樣「印」呢?答案:一層一層地印。假設想印金字塔,先鋪最底層,往上每一層的面積逐層遞減,便成了一個立體金字塔。推而廣之,任何立體都可以「拆」成一層層的橫切面,立體打印機把物料一層「印」在一層之上,建構出三維立體。

傳統金屬打造,先拿一大塊原料,再以鋸、鑽、車床、銑床等工具切割出想要的形狀,過程中難免浪費不少材料。立體打印逐層建構,有需要的地方才吐出物料,省卻浪費。另一方面,傳統的塑膠生產是要先造一個「模」的,造模十分昂貴,大量生產才划算,想造單件試試看,怎辦?立體打印便派上用場,需要多少印多少,每件成本就是其用料的成本,沒有造模的麻煩。假如一位設計師心中有個意念,想少量生產測試市場反應,他應該考慮立體打印。

超貴打印機

上月《經濟學人》談過立體打印,當中一些應用真是嘆為觀止——小提琴、車身、中世紀打仗用的鐵環手套全都印過,EADS(Airbus 母公司)甚至研究印機翼!讀者問,金屬怎樣印?一層金屬粉,一層膠水,一層金屬粉,一層膠水……印完後再經一些「印後處理」也不出奇,總之是用特製膠水把金屬粉黏在一起。無論如何,這些超高端應用實在高不可攀,我不知道這些打印機的價錢,逾百萬美元也不出奇,便宜一些、「切身」一點有沒有?

惠普公司的 Designjet 3D Printer 系列,售價由 11050 英鎊(約14萬港元)起,中小企也負擔得起吧。不要奢望印金屬,只能印膠,製成品不足以取悅消費者,但作為樣板或 prototype 絕對稱職。

家用的也有,外國最流行的是 MakerBot,1299 美元有售,即1萬港元左右。外祖母說過,價錢最識貨,這部機「便宜」,製成品也較為粗糙。我不是對 MakerBot 有微言,把立體打印帶進家居已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用電腦設計了物品,印出來感受一下,這是從前發夢也未想過的事。

香港有人run緊

更便宜的也有,是一個名為 RepRap 的開放源碼計劃,外國一班有心人研發了一部立體打印機,放棄獨佔知識產權,把設計公諸於世,任由他人複製、採用和改良。「RepRap」代表「replicating rapid prototyper」,其部件全部可以立體打印(鐵柱、馬達、膠帶、螺絲等除外,但這些都是標準部件,十分容易買到),砌了第一部 RepRap 後,它可以不斷打印 RepRap 的部件,用來製造更多 RepRap,更多 RepRap 當然可以打印更多部件,製造更多更多 RepRap ……這是創辦人的原意。

香港有人砌 RepRap 嗎?我上網搜尋,找到 Chris Lau 一人,有點驚喜,也有點失望;驚喜的是香港竟然有人砌,失望的是香港竟然只有一人在砌(如有漏網,歡迎告知)。我約了 Chris,到他的工場參觀了一趟。

「嘩!三部都 run 緊喎。」我說。

「係呀,呢排趕好多貨畀大陸呀。」Chris 有三部運作的 RepRap,全在打印 RepRap 部件給內地的買家;用 RepRap 複製 RepRap,正合創辦人的原意。據 Chris 在淘寶網的銷售網頁,一部 RepRap 售 6550 元人民幣。

「你的第一部 RepRap 如何製造呢?」

「用 MakerBot 囉。」他拆開 MakerBot 的封袋。「呢部嘢去年4月左右買,連運費約9000多港元。」

「你當初砌 RepRap,純粹為興趣,還是有其他目的?」

「其實係 sense 到內地有需求,是工業上的需求。由於這些軟件和硬件全部源自外國,用英文的,內地人接觸比較困難,他們始終偏重中文軟件或中文書。」

「試過在香港推廣嗎?」

「問過學校,但冇乜反應囉,可能係老師太忙啩。香港人個個都咁忙。」

我認為每間中學都應該有部立體打印機,學生在課堂設計了一件東西,製成實物是多麼興奮的一件事。可惜,老師的忙碌剝奪了學生快樂學習的機會。

在家打印薄餅?

撇開售價不論,我認為立體打印的最大挑戰在於物料和噴嘴的配合。以 Chris 為例,每當更換物料,噴嘴的設定(如溫度)便要重新調較,設定至哪個數值最佳,試過才知,全靠經驗。換句話說,物料和噴嘴仍在 trial-and-error 的階段,離「標準化」尚遠,用家各有自己的一套,各自為政。試想,如果鐳射打印機每次換墨盒都要重新設定,甚或同一品牌也有不同的設定,這顯然難以大眾化。

立體打印發展下去,三四十年後世界會是怎麼模樣?這是一門有潛質改變世界的科技,其「終極願景」是把製造業搬番屋企。將來網上買東西,不必郵遞,下載打印便可以了,速遞公司豈不叫苦?貨物印得出,也就不需要工廠,大批工人失業,以維穩作首務的政權有何對策?任何實物都可以盜版,每個家庭都可以是「A 貨」工場,知識產權再添變數。叫外賣?不必了,網上點菜便可印幾塊薄餅。

印食物的想法,你可能覺得妙想天開,但實際上最近已經有人印過一塊餅。不是薄餅,是餅仔。何時印到薄餅?唯一說得準的是,未來誰也說不準。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末日頭條

羅啟鋭

假如佐治魯卡斯不是為了拍不完九集《星球大戰》而託詞避世;假如盧冠廷的音樂才華與預示能力同樣超凡入聖;假如活地亞倫小時候拒絕做功課是智者的童年的驚人表現而不是躲懶──

朋友們,我的意思是,假使真如他們所料,世界已快將走到盡頭,末日審判,在明年2012年,就要降臨人間,那麽,各位跟我有緣相遇於地球的讀者,按你們的猜想,香港的不同報紙、不同雜誌、不同媒體,在世紀末之年,會有些什麼樣的末日頭條呢?咱們不同的商戶、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大小人物,又會有些什麼末日宣言、呼籲與自白呢?

末日廣告與表白

以下,是我一些死到臨頭的猜想──

連卡佛:一折大減價 進入最後階段!

Joyce : Look devilishly heavenly this year!

屈臣氏:買貴咗,畀番你 永遠至低價保證。

7-11:梗有一間晌左近 天堂門口都有

網上行:系統暫時失靈,敬請稍候再試。

數碼通:全線收費特廉 約二十四個月送免費全宇宙IDD

修身堂:天國之門非常狹窄 修身及時

Sports Illustrated :Time Out!

《資本雜誌》:如何在審判中,尋獲最佳商機。

Golf :天國前,最後十八個洞。

《明報周刊》Book A: 末日Ball場獨家報道 上帝與魔鬼撞衫!

《明報周刊》Book B: 夜探天國 漫步諸神內心的世界

《明報周刊》Book C: 末日面膜的分析與選購貴價品未必好 應先考慮天國溫度與濕度

Rolling Stone :披頭四終於重組!

《信報》:恆生指數勁瀉 超級好友趁低吸納

《壹週刊》:St. Peter砵蘭街巧遇Lucifer 雙方扯衡馬 磨拳又擦掌

《電視周刊》:CCTVB新聞收視 創六十八點新高 傳聞外星人亦加入收看

《立法會會訊》:泛民主派堅持 為地球默哀 曾鈺成一怒休會 保皇黨拉隊離場

《明報》:末日晚霞前 知識分子的良心反思

陸離:致《明報》主編:是知識「份」子,不是知識「分」子。

石琪:公元最後一年 十部較佳港產片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閒雜人等的宣言

可另一方面,在死蔭幽谷面前,香港特區的政、經、社、歌、影、藝,以至其他閒雜人等,又會有些什麼末日宣言、感觸與內心揭露呢?

以下,是我另一些死到臨頭的猜想──

中國發言人:所謂審判,完全是一小撮神的小動作,粗暴干涉了地球的內政,與人類的感情,注定不得人心!

董建華: 我早已清楚聽到了上帝的訴求,我一直好有信心。

曾蔭權: 市民千萬不要妄信一些二流天使的分析,我相信上帝同我一樣,會做好佢份工。

唐英年: 唉,競選特首,出師未捷。一直就有相士話我:生啱命、改壞名。

梁愛詩: 天國有權拒絕公開,不審判特區律政司司長的理由。

李國章: 前世今生永恆,我早說過「三三四」比「三四三」好!

一群家長: 進入天國,可有拔尖計劃?

何志平: 瞧,我當年替大家抽的下下簽,不是終於應驗了?

曾俊華: 必須打擊盜版─天國審判書尚未推出,網上竟已有BT下載!

何鴻燊: 我應該在哪位姨太太家中,度過人間的最後一夜呢?

司徒華: 六四尚未平反,華叔在天國等你!呼籲群眾帶備黃絲帶,綁在Pearly Gate前。

梁國雄: 普選上帝!還政於人!

胡應湘: 假如長毛上到天堂,我就即刻落地獄!(並同時申建「天堂──地獄」跨境大橋,預計五年內完工,過橋費視乎屆時天堂與地獄兩岸之通脹而定)

一群電盈散戶: 妖!臨尾都鬆唔到綁!

一群無殼蝸牛: 唉!天國列車都終於上到,都仲上唔到樓盤尾班車!

一群負資產業主:哎!都好喇,總算唔使再供!

許冠傑: 繼續微笑……

羅啓銳: 洪水快淹到了,我祖先羅亞,你究竟在哪裏?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當steve遇上steve

喬布斯曾說,加州是成長的好地方,但原因不在於氣候、景觀、學校、近在咫尺的海灘與山巒,或者加州其他讓人迷戀的特質。喬布斯認為,家鄉矽谷(Silicon Valley)最神奇的地方是:到處都是工程師。

擁有共同興趣的夥伴

喬布斯擁有「幸運」的童年,因為他可以盡情發揮他對電子器材的熱情,研究運作原理,嘗試改進功能。喬布斯也找到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比他年長五歲的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就是其中一位。喬布斯還在庫帕提諾(Cupertino)的家園中學(Homestead High School)讀書時,沃茲尼克已經上大學,他也是家園中學畢業的校友。兩人住的地方相距約1.6公里,由一位共同的朋友介紹認識。

沃茲尼克說:「喬布斯和我一見如故。我還記得和他坐在行人路上大半天,東拉西扯,大部分是談我們玩過的惡作劇,還有做過哪些電子學設計——我們不但名字都叫史提夫,而且還有很多共同點。我們聊電子學、聊喜歡的音樂、分享彼此的故事。」

喬布斯和沃茲尼克的惺惺相惜,遠超過電子學和惡作劇的共同興趣。追根究底,他們的友誼建基在兩人都希望將興趣化為工作。沃茲尼克說:「我做設計工作可以不收一毛錢,心甘情願,因為我熱愛這個工作。讀大學時,我經常幫別人打文件,有時候打到凌晨4時,而且免費服務,因為我酷愛打字。當你將興趣化為工作,你不會顧慮金錢問題。」

如果你三生有幸,有機會和喬布斯對話,請教他成功的創業家具備哪些條件,你想喬布斯會如何回答?1995年,喬布斯在Smithsonian Oral & Video Histories的專訪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建議你可以先找一份餐廳侍應之類的簡單工作,直到你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為止,因為這需要下很大的工夫。我相信創業的成功或失敗,有一半取決於毅力。毅力談何容易,你必須全力以赴。創業過程中難免遇到艱難的時刻,大部分人都會半途而廢。

「我想也不能責怪他們,畢竟過程非常辛苦,會讓人心力交瘁。你必須充滿熱誠,才能夠脫穎而出,否則你終究會放棄。

「你必須針對一個構想、一個問題,或者一個有待修正的錯誤,來發揮你的熱誠,才能夠囤積充分的毅力。如果你做得到,我想這場戰役你已經贏了一半。」

喬布斯說他是一個幸運兒,因為他很早就發現自己的興趣。然而到了三十歲那年,他卻失去工作。當時蘋果的CEO斯庫利(John Sculley)是喬布斯從百事公司(Pepsi)挖角過來的,喬布斯激勵他的話膾炙人口:「你希望自己的下輩子繼續買『糖水』,還是要嘗試改變世界?」

後來蘋果發生權力鬥爭,斯庫利說服董事會,在1985年5月罷免喬布斯。喬布斯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回憶當時心情:「我的生命失去焦點,打擊非常沉重。」他覺得自己一敗塗地,遭到羞辱,但是也逐漸體悟到:他的興趣並沒有消失。他也許受到排擠,但是仍然熱愛自己的工作。因此他重新出發,進入一生最具創造力的時期,推出好幾項重要的創新意念,包括一家在娛樂業界掀起革命的公司:Pixar。

喬布斯在2005年的史丹福演講中,對一群滿懷希望的畢業生,總結他這段創造力勃發的時期:

不要停下腳步

「我相信,當時唯一能夠讓我繼續前進的動力,就是我熱愛自己的工作。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熱愛什麼,對工作、感情都是如此。工作佔了人生大部分時間,想要得到真正的滿足感,你必須從事你心目中認為最了不起的工作;想要從事最了不起的工作,你必須熱愛這項工作。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熱愛,請你繼續追尋,不要停下腳步。一旦發現熱愛的事物,你會了然於心。而且就像美好的愛情一樣,這種感覺會漸入佳境。所以,只要你還沒發現,就要繼續追尋,不要停下腳步。」

喬布斯的蘋果創意.之五

本文摘錄自The Innovation Secrets of Steve Jobs,中文版由天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