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自家DIY:淘出小花園









淘寶雖然是尋寶的地方,但質量有時非常嚇人,而且人仔高水,計埋運費可能唔慳得幾多,然而內地乜都有,搵冷門嘢始終係不二之選。DIY狂人Joe就「淘」了一個小花園,皆因香港園藝用品店不算多,缺乏競爭之下價錢偏貴,但在淘寶,三幾千足矣。
記者:葉淑貞
攝影:黃耀興
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Joe是觀塘老街坊,家住頂層連天台單位,有天看着空蕩蕩的石屎地台,心想不如粉飾一下,於是度尺、設計,再上網買齊所需用品,「淘寶最好的地方,是可以向店主請教、不停問問題,問足一個禮拜才落單都得。」唔明問到明,既是消費權益,也是學習過程。

【小貼士】釘膠黐力強 代鐵釘
Joe的小花園沒用上一口鐵釘,但都能穩打穩紮,他說:「天台是不應用釘的,因為會破壞防水層,搞到單位漏水。」試過十號風球,一樣沒有吹落街,全靠釘膠。
釘膠在裝修行業非常普遍,顧名思義,是好似落釘咁結實的膠水,黐力極強,適用於大部份物料,常用於不宜落釘、毋須強力盛重的地方。裝修師傅多數用來黐木(例如天花線),尤其黐落石屎面就更加堅實。但因其黐力強,需慎用,未乾透時可用松節水抹去。
釘膠用法與玻璃膠差不多,都要用唧筒,起碼數小時才會稍乾,若要完全乾透,可能要等幾日,當然要視乎物料及溫度而定。有些釘膠大大支,坊間亦有牙膏型細支裝,裝花架、木條當然應用大支裝,約售廿餘元。另外,戶外木器必須塗上力架,否則很快便會變色,在砌好成品後才塗上較佳。

Green wall製作三步曲
外國盛行的Green wall(綠牆),其實並不神奇,只是把多盆植物有層次地放在一起,便形成綠牆效果。

【流程】
(1)先以釘膠把木條黐上牆,再訂製曲尺形鋁條連接木條,以作鞏固,增強承載力。木條及鋁條都可在本地五金店訂購。
(2)把長形膠花盆直接鑽入木條,盆身微斜。
(3)在長盆內排列細盆植物,即成。

【注意事項】
。初期植物若不夠茂盛,仍會看到花盆邊,當日後繁花盛放,視效就會截然不同,所以耐性不可少。
。耐曬的植物放頂部,餘此類推。Joe就放了極粗生的佛甲草任曬。
。山長水遠運到,部分花盆難免破損,所以最好買多少少。

【DIY多面睇】
(1)木質花架花槽
先度好尺寸,計算要多大的花架,淘寶店多用厘米做單位,基本上沒有問題。先放花架,用釘膠貼着牆壁,若想更襟放,可待放好花架後,塗一層力架。花槽是一塊塊木板送到,要自己動手鋪砌,砌好後,底部先放排水板,再放土工布,以防積水。土工布的特性是排水不排泥,並防止根部亂生。

(2)泥土與植物
Joe就連植物都在淘寶買,「我對栽種冇認識,索性直接問店主應該買那些植物。」結果他買了幾株不同顏色的丹桂。但因運輸需時,若遇上內地物流旺季而延誤抵港,植物可能會小命不保,以Joe的經驗,植物往往枯掉一半,故建議在港購買較佳。
內地栽種用的土壤較香港平,雖然運費貴,但Joe認為值得:「泥土咁重,在香港買都冇送貨,但係中港物流可以送到屋企,計落都係抵。」

(3)戶外木地板
戶外用地板,同樣要計啱尺寸,通常一買就一整盒。鋪好後必須塗上力架,有時尺寸未必fit到十足,可能需要動手鋸一鋸。

(4)草皮
嫌齋地板太乏味,可在中央加草皮。先放排水板與土工布,再放草皮,自行剪裁成所需面積。


製作人 Joe
【自家製作人】
全職工程界、兼職DIY,閒時愛做家務,從中找到想要改進、如何改善的靈感。他說DIY講求「動機」,所以人妻們應當多多盛讚丈夫的手作仔,為夫者才有心機繼續鑽研。

【購物清單】
木花架:360元
木花槽:420元
泥土:420元
植物:120元
地板:1200元
草皮:240元
釘膠:180元
力架:170元
鋁條:260元
木條:120元
膠花盆:360元
土工布:50元
排水板:60元
太陽能照明:180元
灑水系統:360元
合計:4500元

註:天台80餘方呎。全國貨品價格難免有高低,請自行格價;
上述價錢皆為約數,並已粗略計算滙率及運費。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黑夜舞姬.極光初體驗

十年前因為一齣紀錄片令我開始留意北極光的動向,無論是它的構成、觀看的季節或欣賞的位置等都不會錯過。今年2012年,正值極光出現的大型周期,終於集齊幾個同好,一架車四個人四個旅行喼,向着北極出發,追着極光走。

極光是什麼?簡單來說是太陽噴出電磁風暴粒子與地球大氣層磨擦產生的光譜現象。這現象主要出現地球兩極,即北極圈與南極圈附近,但由於地球是橢圓形之故,站在最北最南又不易觀看,極佳位置是南北極圈邊界附近。在北歐可以是冰島、芬蘭或挪威,我則選了美國亞拉斯加州的費班克斯(Fairbanks),因為美元與港元掛鈎不怕滙率浮動得厲害,加上美國用英文,駕車較容易,在食肆也知道自己吃什麼。

飛機在亞拉斯加第一大城巿安克雷奇(Anchorage)降落時,心情有點沉下來,因為城市灰蒙蒙地已經下了一星期的雨,雨天是欣賞極光的大敵。在租車公司取車後,沿着3號公路北上聽到的都是滴答滴答的雨聲,有時甚至能見度只得幾十米,被迫要在公路旁的咖啡店稍避風頭。我不禁納悶,千里迢迢來到北極之地會否空手而回?但今年可是每隔十一年太陽電磁爆發的大周期,預計北極光的活躍程度將會是非常厲害的一年,早在年初已強到在紐約等地都出現了,更何況費班克斯被譽為極光之城,每年平均有二百五十天都可以與極光相遇呢!但它出現的先決條件是清澈無雲的晚空啊。

希臘神話故事

在距離費市二百公里的公路旁又因天氣而走進公路餐廳避雨,友人一邊品嘗當地著名的燒亞拉斯加三文魚時,我獨自在門口看着連綿的雨線發呆,忽然餐廳侍應問我在想什麼,我道出自己的擔心,他卻說︰「It should be OK!」極光也很喜歡別人欣賞她,只要你有強烈的渴望,她必定會出現在你眼前。也許極光聽到了心聲,在極度大雨的半小時車程後,天空竟然放晴起來,一條完整的彩虹掛在路邊迎接我們進入極光之城。

「極光(Aurora),是黎明的化身,是泰坦的女兒、太陽神與月亮神的妹妹。」要追捕這個希臘古神有幾個要點,除了清澈的晚空外,最緊要的是選擇較少光害的觀賞位置,從科學角度解說,它任何時間都出現,只是我們看不見罷了,所環境愈暗黑,便愈容易察覺她的存在。我們進入預先訂好、離市中心一百多公里遠的溫泉酒店Chena Hot Spring Resort,它位於深山中,光害較少,兼能享受當地的溫泉。嘗過有名的亞拉斯加帝王蟹腳和三文魚扒後,我在三度氣溫下的露天溫泉痛快地泡走駕車的勞累,抬頭望着漆黑夜空上閃爍的星宿,由於天空真的黑到墨汁一樣,星星肆無忌憚地走出來,密到好像要跌下,伸手可及的地步,我知道今晚一定找到極光了。夜晚十一時半,我們帶齊裝備走到溫泉酒店的空地守候,剛把電筒亮起,預備把攝影器材架好之際,身後已不停響起︰「Turn off the light!」原來整個空地已坐滿守候的人,我們惟有在零下兩度的氣溫跺着腳摸黑布陣。天雖然已非常清澈,但一直到十二點多都沒有她的影蹤,期間全場人士都默不作聲,好像深怕微小的噪音都會把她嚇走似的,使到現場環境有點詭異,感覺得就像捉鬼一樣。未幾,我看見黑夜上有幾抹白色的雲,初時我不以為然,但後來又想,深山之中哪會有光害呢?孰料友人已經大叫︰「有料到,影出來係綠色。」我們蜂擁走到數碼相機的顯示屏看,見到肉眼看到是白色的光在顯示屏竟變成淺淺的翠綠,難道這就是極光?

妖媚地舞動裙襬

慢慢,天空上的白芒開始變翠,範圍變濶,還開始移動起來,由一條集中的綠緞開始像水墨畫般化開來,形成一塊薄薄的平面布幕,然後又像繩索扭曲地舞動起來,邊緣還微帶紅色,歷時約二十分鐘的變化後,極光閃出最亮麗的顏色後便消失了。正當我驚魂未定,人群又滲出竊竊私語,原來左面的天空又醖釀另一場極光秀,也是由白色開始,但變綠的過程加快了,兼且出現捲雲般的旋動形態及直線的散射,今次的形相不是淡化,而是很明顯的焚燒,身邊隨即響起「卡嚓卡嚓」的聲音。我,則把拍攝重任交給朋友,自己盡情用眼睛去感受她,去膜拜她,可以說沒有一秒的極光是相同的,她是一名有生命的舞姫,只在夢醒時分才出現,妖媚地舞動着裙襬,傾倒眾生。

到了第二晚,在前一晚經驗下,當抬頭看見樹頂圍繞着一片慘白的光暈,便知道她已步出深閣,正在熱身。眼前的白光開始轉綠時,友人冷靜地說:「後面都係極光!」原來我們的位置被極光環抱着,整個天空三百六十度都是極光。如果早一晚看到的是一名含蓄的舞姬,眼前的便是一群婀娜多姿、有心賣弄風韻的舞孃,出力地揚起裙襬,變化的形態及速度都非常之快,而且還同時出現橙色、綠色光幻,線射、捲旋、帶狀也一併展現,我索性躺在油泊路上,讓眼球所有的部位都給極光填滿,手頭上即是有十七毫米的超廣角鏡都不能把如此龐大範圍的極光收進鏡頭之內。強要用文字形容的話,只能說她真的很美、妖異、夢幻及有生命。難怪 Lonely planet每年選出十個必到旅遊景點時,她總是高居榜首位置。

深夜四時多才捨得驅車回酒店,我們還在商討是否要多留一晚,然而天空已經開始出現烏雲,到睡醒時已找不到陽光,費班克斯僅僅擠出兩晚的晴空都給我遇上,今晚的去向?已有答案啦。

Aurora,多謝祢傾聽我的禱告!

旅遊資訊

‧在美國旅行最好自行駕車,在機場有各大租車公 司,但在網上預訂會較即時租車便宜一點。

‧車用的自動導航系統一星期要90美元,在香港買一個都差不多價錢,還可以日後再用。

‧欣賞極光的季節在9月及3月,這兩個月份的風雪較少,晚空較清。

‧極光出現的時間約在凌晨12時至4時。

‧步入9月,費班克斯已是攝氏十度以下,一定要有足夠禦寒衣物。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整合設計人性化 感動別人更勝視覺美

卡記寫的是文化題目,難免會提及政治議題,雖然是略為「踩過界」,可是,今時今日世界還有哪些東西不是跨界的呢?不過對於釣魚台爭議,卡記希望世界和平,反對一切暴力行為。大家是鄰居,挨在一起生活,小爭端是會有的,但君子動口不動手,何必揮拳打人呢?中日兩國,各有其優勝之處,彼此取長補短,共生發展,何樂而不為?

和人相關

眾所周知,日本的設計是一絕的。早前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2012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便邀請了著名設計師黑川雅之擔任評審嘉賓。黑川雅之可說是開創日本建築與工業設計造型設計新時代的教父級人物,工作範疇從建築、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家具設計及產品設計,無一不專,一如昔日歐洲知識廣博的達文西。

實際上,也有人稱黑川雅之為「日本的達文西」──問到他是如何把各個範疇的知識交互運用和整合,他說「其實所有範疇都是一體的。建築和室內設計、家具以及產品設計是分不開的。我只是把它們一起考慮。現在職業劃分很精細,家居做家居,照明做照明。但我更願意把和人相關的領域都考慮進去。我喜歡把物件當做人來看,例如這把椅子正面有扶手,像媽媽能給你擁抱,而背後看像父親的背,讓你看着成長。」

他對設計的想法是前衞而富東洋文化色彩的。「設計不光是做形狀、用顏色,追求視覺效應。設計更多是考慮人和物,人和空間的關係,以帶給人幸福感。文化性是設計的首要考慮因素,第二是要感動人,最後才是視覺美。」他認為,設計師不能只從商業化和影響力的角度去考慮。「好的設計不是以『我要做好設計』為出發點,而是從『我不能做壞設計』出發。沒有設計的設計往往是最好的。設計中還須重視人這個元素。這一點應當在學校教育尤其是中國的學校中加強。」

文化交流

他是早稻田大學博士畢業,獲金澤美術工藝大學授予「藝術博士」稱號,此榮譽在日本甚罕有。此外,他也是一個熱愛中國、尊重歷史,積極投入中日學術促進及文化交流活動的文化人。

黑川雅之在評審過今年「設計大獎」後向卡夫卡表示,比起最令人感動的設計師,設計作品更讓他感動。

這次面向亞洲以及全世界推廣的設計大獎,收集到各地、各類風格的作品都非常有意思。他認為,亞洲設計師過去一直學習西歐的設計,現今東方文化與設計受到重視,這對亞洲設計發展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亞洲最先是受到西方社會的影響,例如中國人會穿西裝。除了服飾之外,汽車、生活用品等都是從西方傳入。在這個過程中,西方也在學習東方的文化。而當下的時代是亞洲愈來愈佔優勢。」他謂,這個亞洲設計獎項將會一年比一年受關注,此時他們須要發揚亞洲文化,把眼光放到世界。

黑川雅之對於亞洲日益重要的論點,也是大多數學者的論點──要是我們作為亞洲人,不僅不懂把握這個機會,讓亞洲進一步在世界發揮正面影響力,而卻一味內鬥,這豈不可惜?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离地千尺修栈道

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是什么专家学者,而是数以万计的中国民工,炎炎夏暑,让我们向用自己辛勤劳动赚取血汗钱的中国农民工致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最可爱的人!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建家,從享受生活開始……

香港人識飲識食,更懂得穿衣之道,若說港人有品味,相信沒有人會否定。但論到住屋品味呢?香港人受着高樓價之苦,數百萬只買得方寸面積,生活於擠迫環境下,哪有裝潢品味可言?即使經濟條件優越,能夠購買豪宅居住,花上百萬打造金碧輝煌家居,又是否代表真正有住屋品味?

其實「住得細」不一定失禮,而「住得大」更有發揮空間,問題是否找到何謂品味的癥結所在,以及個人對生活享受是否有要求。

很抽象、難理解嗎?那就換個角度,先抽離你的固有想法,再撇除設計師的意見,改從熟悉國際和香港家居潮流的人物專訪入手,或者你會有另一番體會……

來自怡邦行的執行董事Kevin(謝漢傑),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並取得商學系榮譽學士學位。曾在外國生活的Kevin,早期對中國人家居的設計及生活模式,可以用不懂享受生活來形容,他有感而發說︰「亞洲人以勤快見稱,工作壓力大,即使回到家也是匆匆煮食,甚至有在廚房進餐的文化;相反歐洲人回到家後的文化則相當悠閒,他們視回家是一種享受,所以利用了傢俬的配合,營造舒適的環境,讓自己好好休息之後,有活力地面對明天的挑戰。」他認為即使不能將歐洲的工作文化帶到香港,但至少也可以藉傢俬的配搭,將一種悠閒文化帶進自己的家,培養出香港人學懂在家享受生活的習慣,亦從中體會家居設計帶給人的樂趣。

Kevin 舉例說,西方一向重視煮食文化,所以在廚具配置上非常講究,廚具的小件一般都相當細緻,不過中國人對飲食的環境要求不高,甚至躲在廚房草草用餐,違背了享受生活的原則。加上香港一般廚房的面積比較狹窄,角位較多,面對又重又多的碗碟爐具,角落的空間難以位盡其用,就此我們引入了旋轉式的層架,藉滾動式的設計,伸入較深的位置,再以層架將較重的廚具伸延出來,以取得方便的果效。此外,又引入Lazy Susie設計,即使滿手碗碟不能用手開櫃門,只須輕輕用腳一按,櫃門便立即彈出,捧出餐具自然更容易,而廚房不再成為煩惱的根源。

論到居室的裝潢,Kevin最重視的是睡房及浴室的編排,皆因浴室是令他全然放鬆的地方,歐洲文化對浸浴相當有研究,他們往往花約一個小時透過浸浴讓自己放鬆,甚至會在浸浴時燃點香薰,以及播放音樂等,是生命中一種放鬆的享受。至於對睡房的要 求,也是從簡單的設計入手,以讓人全然休息為前提。

精挑細選設計品牌

近年怡邦行的業務發展迅速,業務由最初七十年代的建築五金、衞浴、廚房,擴展至傢俬供應商,其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已有八家。Kevin坦言這發展不會停下來,所以每年都會與同事一起到意大利及各國出席展覽會,發掘有潛質的家品引入香港,不過合作的元素並不限於品牌的名氣上,「有歷史背景的品牌當然重要,但我們着眼的是該品牌有沒有進取的志向,有沒有動力研發新產品精益求精?還是只改一丁點敷衍了事,這才是關鍵。」

對此Kevin決定與一個品牌合作前,先會做些「摸底」的功夫,就公司背景、管理層的進取度、設計師研發的方向作深入研究,再到廠探訪其生產過程等。Kevin說:「我們會了解品牌首三位設計師的發展方向,品牌與設計師之間的密切度,若設計師會經常到Showroom觀看其作品,甚或視Showroom為自己的家,則表示他們對自己的創作認真,而公司也很尊重他們的創作,這樣的關係自然在研發時相得益彰。」

為公司爭取有潛質的合作機會固然重要,然而Kevin沒有忘記為自己帶來生活享受的重要,更善於將審美眼光放在自己的家居上,「我覺得家是一個令人舒服的地方,在那裏你可以盡情放下所有思慮及煩惱,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在選擇傢俬物料上,則以舒服為主,否則多名貴也無用,而傢俬則可以從細節的配搭上賦予其靈魂,將識享受重品味的生活態度呈現眼前。」

注重細節顯出品味

生活在繁忙的都市中,每個人都忙個不停,似乎得到了財富,卻失去享受生活的原意,如沿途欣賞風光,細味生活的細節,有時會發現生活中圍繞着很多的趣事。在閒談中,Kevin笑說自小過馬路有個習慣,「我自小喜歡數紅綠燈,每次過馬路時都會數算綠燈公仔跳動的次數,若你留意則會數算到跳動有9次、14次及19 次三個方式,於是我便會以這些節奏來決定我的步速,這是來自生活上一些有趣的智慧。同一道理,生活上有些細節,若我們懂得慢慢細味,也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享受。」

難怪Kevin布置自己的家居時,挑選家具有五個原則,由於他喜歡黑白灰設計,所以首先選擇相關顏色避免格格不入;繼而注重物料本身帶給人的舒服感,物料本身以不刺肉為原則;再配合視覺上紋理的連貫性,從細節中可看到設計師的用心,讓人在繁忙中學懂品味生活;之後,就要考慮傢俬是否合乎家人的需要,舉例說Kevin家中有小朋友,故此不會採用複雜結構的梳化,梳化要沒有突角為原則,以減低小朋友因碰撞而產生的家居意外。最後,Kevin才選擇得意具玩味性的元素,為居室的氣氛加上趣味性。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羨慕別人,不如做好自己

從前家境清貧,每當看到同學在把玩着時興的玩具,總是羨慕非常;其中的一位同班同學,更由於有着富爸爸的緣故,除了衣着特別光鮮外,每天上學及放學時甚至還有司機接送,好不威風,當時的我心裏總在想:「如果我是這位富豪的兒子就好了……。」

說起這份童年回憶的時候,我與太太正坐在威尼斯的一間地道餐廳內用膳。

太太用手托着腮子,眼望遠方街道上的美景,回應道:「我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太太亦是出生於經濟環境並不理想的家庭中,故此跟我有着同樣的感受。「看到別的同學穿的好、吃的好,玩的也好,我總是十分妒忌,曾埋怨為何爸爸不努力掙多點錢?又為何我不是某某富貴同學呢?」說到這裏,太太把手放下,拿起面前精美的咖啡杯,輕輕呷了一口,續說:「可是後來有一天我在想,為甚麼我會希望成為別人?只想跟別人的路來走?難道我就不能好好做自己,憑自己的努力,成為自己羨慕的那種人嗎?」

沒錯!我完全地認同。因為我就是我,獨立且獨一無二的個體,本來就不應羨慕任何人。

很多人與往日的我或太太一樣,總是習慣將自己與別人比較,更往往有着「隔籬飯香」之感,永遠覺得別人的生活比自己好得多。在比較、計較繼而妒忌後,便開始作出抱怨,認為自己條命生得不好、怎樣總得不到他人的幫助,又會在想:「如果我是XXX就好了!」若你一直也抱有這種想法的話,何以不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做好自己,令自己變得比別人更加好?

年輕人,專注力放在哪裏,成就便在哪裏。如果你把專注力放在與別人比較之上,那麼你只會是一個常常抱怨,而不會有進步的寄生蟲,終日只期望得到別人的「打救」與支持,成為一條滿載負能量的廢柴。相反,當你看到別人美好的條件時,不要妒忌,而是以這些條件作為你追求和發奮的目標,你則會變成一個滿有正能量且積極向前的戰士!

嘗試多點珍惜自己已有的,重視自己存在價值的同時,更要用努力與專注力把自己做得更好,希望未來一天,自己能夠比別人更強、更成功,我深信,你必然會有出頭的一天!至少當下的我可以告訴你,當天我所羨慕與妒忌的人,如今,我都已超越他們了,所以,請別看低自己,更不需羨慕別人,就用最大的努力去跨越自己,讓別人來羨慕你吧!

黃毅力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在天堂之下 墳屋紀實



「我?退咗休啦。」秦偉 50出頭,居於三層高的村屋內,屋內的樓梯、閘門、木櫃都是出自他的巧手,頂層一邊是飯廳,一邊是露台,除了種滿植物,中間還有竹做的籬笆。

曾經在法國念藝術的他,向筆者解釋甚麼叫「創作與異化」,「一個木匠,為咗謀生,每天返工受盡老闆剝削,覺得好痛苦,但係當佢放工返到屋企,喺無壓狀態下做嘅一張木枱,就算手工唔完美,都會令佢覺得好有成功感同藝術感。」秦偉曾經有 11年報館工作經驗,重提昔日,他頻頻說那份是垃圾工、唔係人做,天天早出晚歸,工作間「上有老闆,下有大帝」,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聽收音機,檢查有沒有甩新聞,壓力爆燈,「嗰時我有兩間石屋,一間用嚟住,一間做雕塑,本來好有柳暗花明嘅景致,點知原來每日行返屋企,自己都係愁眉苦臉。」

周遊列國見聞

秦爸爸是海員,經常跟他說周遊列國的見聞,又給這名獨子送上第一台相機,頑皮仔看着屋邨樓下照相舖用大幅玻璃作底片,覺得有趣。

童年的秦偉,不喜歡上學,也不算合群,經常一個人到處去,平日愛看課外書,至愛李怡的哲學系列,成年後順理成章當上背包友,「去英國闖吓世界囉,無乜人生大計㗎, hea咗年幾兩年,走勻東南歐,去完一個地方就截順風車去另一個,無錢就去廚房打工。」

20歲,他決定定居巴黎,學習法文,又投考藝術學院。身為校內的唯一中國人,他受到不少白眼,包括二年班時被屈抄功課,與老教授反面,「我同校長講,以後唔上呢個人嘅堂,因為佢唔尊重我。」坐言起行,從此走堂,自學中國藝術史和美學理念,結果兩科必修科,一科憑着前述的木匠故事取得滿分;另一科因為走堂捧蛋,校方因而要召開緊急會議,允許他應考一個特別試,以取得升班資格。隨後三年,他研讀西方當代藝術,最愛攝影、雕塑和繪畫,練成一雙巧手,他的雕塑作品,令校長刮目相看。

完成學業後,他在當地做社區活動和工作坊,報館不夠人手拍照,他又會頂上,更賣作品維生,「通常係啲收藏家買,亦都有大機構買,好似嗰啲公司高層會議室,想整靚道牆佢,都會叫我去做,或者巿政府個 Opera啲雕塑要維修,重新黐金箔,都會搵我哋呢啲藝術家做。」

來回地獄人間

他在法國小城一住十年,生活愜意,召他回家的,是長安街的槍聲, 1989年。

在異國做完民主女神像,秦偉心念一轉,動身回港,先是教設計,之後當攝記,由《電影雙周刊》到《經濟日報》,見證九龍灣的舊樓單位,兩個星期內由 120萬升到 180萬,荃灣愉景新城開賣,燃起中小型單位的炒風,「嗰時人心好波動,日日見住啲友仔一夜暴富,好虛浮,好末世,我揸住部相機冷眼旁觀。」

加入《明報》後,他開始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做過「 Dream Assignment」台灣大選、南亞海嘯、四川地震,偶而也要影樓盤靚女,慶幸毋須低炒短裙、高炒波罅,另類苦差還包括歐洲 Fashion Show,「一開騷餓狗搶屎衝入場打交爭位,返到酒店仲要即刻整相,好辛苦。」幾年下來,報章副刊被消費資訊攻陷,人情趣味故事失蹤,港聞攝記連消化新聞的時間也沒有,「以前做過中層管理,都好心痛,成日問啲同事做完未,要趕下單,求其㩒完兩格就要走。」

他深明營營役役消耗人生,每逢假期就到訪鄰近東南亞國家如孟加拉、柬埔寨、烏茲別克等,希望透過影像為第三世界「吶喊」。其中一次,他和太太用「激筍價」參加菲律賓團,然後在當地攝記行家搭路下,嘗試尋找拍攝對象。首次到訪雖然食白果,卻引起了秦偉的興趣,其後更發現了鐵路村,「啲農民受土地政策影響,耕田入不敷支,去城巿又搵唔到嘢做,惟有喺鐵路旁邊搭屋,住咗成 20萬人,就咁喺度煮餸、洗衫、冲凉,環境好惡劣。」正因為拍攝紀錄片《鐵路村》,發掘出人墳同居的荒誕情況。

投入人道工作

公墓內,層層棺材上會突然冒出幾間棚屋,部份墓穴因為有瓦遮頭,成為「筍盤」,一家多口以石棺為床,日用品與擺放骸骨的層架並列,小孩在破爛的石棺內掏出骸骨作玩具,每年亡靈節還要暫時遷出,讓後人拜祭。秦偉以《在天堂之下》為題,展出作品,去年獲頒香港人權新聞圖片大獎。

3年前,他和任職精神病復康工作的太太終於一同離開工作崗位,全身投入人道工作,有見菲國人民衞生意識不足,於是與無國界醫生主席、外科醫生范寧,成立人道組織「醫護行者」,在當地建立社區健康團隊,又定期安排香港義工到訪,「佢哋社區衞生差,無洗手同刷牙嘅習慣,滿口爛牙,我哋嘅想法係,對抗貧窮先要有好身體,咁先會有前景。」

現時他們的團隊為 Sawada區的居民服務,超過 145戶人聚居橋下,住了至少 600人。健康隊先教他們清理河上的垃圾,他希望同一模式可以應用到其他社區中。夫妻倆為了醫護行者,花光了積蓄,即日起至下月中在澳門牛房倉庫舉辦的《在天堂之下》攝影展,秦偉會出售相關作品,價錢由一萬到兩萬,扣除曬相成本,用作醫護行者經費。
離開報館「重過新生」後,秦偉坦言時間多了,有空可以看書和備課,「生活其實可以好簡單,我呢間屋好多嘢都係執返嚟,簡樸生活,但係精神上好豐富,畀你家財千萬,住豪宅九肚山又點?」曾經拍過無數樓盤的他,不屑當 bad taste主人,「我見過好多人間屋金碧輝煌、俗不可耐,其實窮有窮生活,富有富生活,無錢聽吓山山水水都好開心,我人生最享受就係呢個時候。」

人生重要內涵

對於仍然為兩餐而奔波的苦海眾生,秦偉勸告,「大部份人生活喺制度中,好難脫離到,但為錢打工好創傷,創作才是人生最重要嘅內涵。」他鼓勵人尋找和掌握舒服的生活方式,保存自己的尊嚴,「如果唔係就好似動物咁,有就食,食完就瞓,為乜呢?」 50歲人生已無求,參與過災難採訪,見證了人屍同居,他日死了,秦偉選擇瀟灑海葬,「未必揀墳場喇,咁煩!」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撐環保,不能沒有實質行動!人棄我取,廢物利用,能坐言起行者,至少有7人—Jianchi、Chau、Eqqus、Angus、Brandon、 Emphy及Even,全是設計出身卻以洞穴人自居,扎根觀塘廠廈,並以執拾木箱、木板、卡板來成就創作,打造出一件又一件型格家具,令他們的工作室變了環保Showroom,充滿啟發性。

一切由「慳」字開始

由 7位大男孩開設的工作室,以Closer by The Cave命名,意圖明顯不過─就是返回洞穴,重拾原始生活的簡單。說到為環保出力,他們謙稱自己的舉動只是源於現實及一剎那的衝動:「剛畢業時,當然想慳錢,於是想到自己動手做家具,在工作室附近兜圈,看看有甚麼可利用,竟發現有很多廢棄木板,那時心想:如此新淨,不如搬回去啦!初時只造了幾件桌椅自用,後來不少朋友大加稱讚,於是把部分作品拿來出售,公諸同好。」

環保是Common Sense

在很多人眼中,執拾舊物改造,難登大雅之堂,幾位洞穴人卻認為此想法已不合潮流:「其實再用及再新概念於外國早已很流行,甚至視為生活一部分,只是香港走得慢。」減少浪費,對七子而言,不是大智慧,只是一種Common Sense,正如多餘的燈為甚麼要長開?紙用了單面為甚麼要丟掉?至於以木為主要用料,除了易執,亦看中它的多元性:「細小的,可做牙籤;大件的,可用來起屋。木,可發揮的空間很大,本身帶點Raw味,每件木材的紋理、顏色也不盡相同,值得好好利用。」

同場推介

工作室除了有各式木製品,也有手製飾物推出,貫徹「廢物利用」精神,抵撐!

網址:www.thecaveworkshop.com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價錢vs價值

藝術的價錢,到底怎樣衡量,兩位受訪者已從其不同立場闡述過,同意與否,由讀者自行衡量。可筆者更感興趣的,不是藝術的價錢(price),而是藝術的價值(value)。如果一件物件,沒有價值,那麼不管它是吳冠中還是畢加索,只與垃圾桶的廢物無異。

那麼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這大概是每個人購買藝術品時,不得不自我詰問的問題。筆者認為,藝術的重要之處,正在於它可讓觀者透過作品,從另一人的觀感了解世界。比方說,一個畫家感到赤足的少女有種獨特的魅力,於是他把這種意象畫了出來。當其他人觀賞這幅畫時,便可以透過畫作,理解畫家對赤足少女的感受。這一感受是難以言喻,只能繪畫的。透過理解畫家的感受,觀者得以對世界產生另一種看法──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一如高薪不代表能幹;有錢不代表快樂;藝術品貴,也不代表它特別能讓你對世界改觀。終究藝術是開放的,模棱兩可的,若把藝術品純粹從投資角度觀看,自然價錢牌的數字非常重要,然而若真以欣賞角度出發,筆者建議買家不妨佇立在藝術品前,深呼吸,靜心思考一下作品與自己的關係,「有feel」才帶回家。
上游與下游之間的收藏

位於上環四方街的加華藝廊(Cawah Gallery)老闆Calvin專門做中下游價格藝術品生意。本來在加拿大從事玩具業二十年的他,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到不少藝術家,從而對藝術品產生興趣,並開始為內地藝術家辦畫展,終於在去年開自己的畫廊。

對 Calvin而言,購買藝術品,最重要是不隨波逐流。「你一定要喜歡那藝術品。比如說你現在會見到好多畫廊喜歡新派的畫,例如畫天使,眼、鼻血流如注,或者畫毛澤東凸出一個屁股之類,就有點兒那個。」他認為,上述的例子只不過是一種潮流,當潮流過去後,價格亦會隨之下跌。

「我發覺,十年前的荷李活道是興越南畫的,接着是大躍進畫,這些現在重看已經覺得很悶了──現在興的則是當代畫。早前又興過岳敏君的笑口畫、陳逸飛死時又興過類似風格的畫……我覺得藏家很多時有種誤解,就是把藝術視為時裝,時興什麼買什麼。然而藝術最重要的,始終是經典和傳統。」

如何評定畫價?

加華藝廊售賣的畫作價格大約1萬到3萬元。Calvin認為,若把粗製濫造、或連作者名字都不知道的畫作定義為下游,拍賣行的拍品定為上游,加華畫廊的則在兩者之間。

「有一些藝術家,把作品拿到拍賣會,食了人間煙火,便往錢看,跟大老闆埋堆。又有好多具潛質的藝術家,自己默默耕耘,不喜炒作也不為錢,只為理想,這班藝術家最希望的,就是他們的作品能夠在藝術館出現。」Calvin望一望其畫廊內的畫作繼續說:「我現在主要售賣這類畫家的作品。」

至於應該如何判斷一幅畫的價格,Calvin就認為可以循以下幾點考慮:

1. 畫家來自哪所學校:中國最頂尖的是中央美術學院,其他有名的學校包括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

2. 畫家曾跟隨過哪個老師;


3. 參加過什麼展覽,或在什麼比賽得過獎;

4. 有何博物館或畫廊收藏;

5. 個人風格:藝術品一定要有個人風格或自己的派系,好像李小龍創截拳道一樣。如果一個藝術家有個人風格,甚至能讓其他藝術家視他為先河,那這個藝術家就是很功力了。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王澍獲普利茲克建築獎



建築師王澍【圖】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是首位奪得該獎項的中國人。

今年頒獎儀式將於5月25日在北京舉行,以舊材料紀念過去,同時又採用現代形式的王澍將獲10萬美元獎金及獎章。美籍華人貝聿銘在1983年亦曾經贏得這建築大獎。

凱悅基金會主席普里茲克周一宣布消息時說,選中王澍是因為承認中國將在發展建築理念中的作用。

普里茲克表示,評委會決定將獎項授予一名中國建築師,標誌着中國在建築理想發展方面將要發揮的作用得到世界認可。

49歲的王澍對獲獎表示十分驚喜和榮幸,他說:「我突然意識到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來真誠的工作和足夠久的堅持一定會有某種結果」。

王澍在中國的設計作品包括博物館、圖書館、及其他類型的建築物,他的部分建築作品能夠將拆卸樓房的瓷磚重用在新建築之中,成為既宏偉又環保的建築

王澍1963年生於新疆,在西安生活。他1985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系,2000年獲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溫柔佇立的設計



對比起其他的明星級設計大師,例如Philippe Starck、Zaha Hadid,意大利的國寶級設計師Antonio Citterio的風格及不上他們的強烈好講,但能夠在設計業內屹立30年,Citterio總有他的過人之處。最近他來港簡介他的首個亞洲住宅建築項目,詳談其設計之道。

Citterio雖然內斂低調,卻其實是個豐富多產的設計師。例如他為Bulgari在峇里島建立的度假酒店,與意大利家具廠B&B Italia的長期合作等。不愛玩花樣,他從來也是按住本分老老實實地設計,視覺上未必叫人驚歎,卻更切中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其首個亞洲區設計住宅項目 Orchard Boulevard,地點在新加坡Orchard Road附近的黃金地段。「以往我設計家俬和酒店比較多,這次設計住宅,原理上卻分別不大,因為當中我用到的大小家俬甚至門柄扶手,都是由我親自設計。我喜歡同時兼顧室內設計和建築師的角色,這樣內外才會一致。換個角度說,內外也是一個整體,兩者並沒有分別。」

Citterio指此住宅設計的靈感來自城市中的度假村,有點像他早前為Bulgari做的設計。「新加坡本身是一個綠色的城市,我想在這幢住宅大廈中加入這元素,所以有些單位的設計是要穿過一個小森林才到達大廳,另一些則有開放的大廳設計,相連的露台位置則有游泳池,讓人有置身度假村的感覺。」經常為奢侈品牌設計,Citterio 怎樣看luxury?「當然這世界一切都是錢,可說到luxury,我覺得這是個太沉重的字眼。我更重視的,是設計的質素。設計,並不是為了去炫耀,而是如何提升生活。」

設計是分享

「建築和產品設計都好,目標並不是為了尋找刺激,不是要令人有『嘩』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要令人真心欣賞它,感受它。例如我為Hermès設計的梳化,其外形一點也不特別,卻教人產生想要去摸摸它,坐在它上面的感覺,而當你親身接觸之後,得到你想像中的那種美好感覺,這正正是我心目中的contemporary classic的設計的條件——proximity,個體與環境之間的親和性。舉另一個例子,一個家會有很多私人領域,例如睡房、浴室等,但我最喜歡的是廚房,因為在廚房的那張長枱上,我會花上很多時間和我的家人分享食物,和每日發生的事情。在每日完結的時候,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始終是愛,與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才是生活。設計,是應該圍繞這一點而來。」沒有鋒芒外露的光芒,很少人會瘋狂迷戀Citterio的設計。但當你認真去看待他的每個設計,卻會被當中各樣細緻的平衡所感動。懂得欣賞這種淡淡然的設計,比起那些吸引眼球行先的設計,又是另一個層次。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曼谷引路——潮買家品慶龍年



龍年將至,大家或正忙於粉飾家居。希望送舊迎新、替家裏換個新裝的朋友,我們今天便特別邀來「泰國通」胡慧咗(Roger),領你來到向以價廉物美見稱的泰國曼谷盡情掃貨,目的地就是當地的型格商場Crystal Design Center,春節假期會到曼谷的朋友,切記前來逛逛。

曼谷是香港人的度假勝地,吃喝購物悉數深受歡迎,據悉由於當地大小家品款式出眾,售價也極相宜,自然引來不少香港人專程前來入貨,只是當地的家品集中營 Suan Lum Night Bazzar已告結業,翟度翟市場又只在周末營業,春節期內來訪如何是好?最佳途徑當然是向地膽泰國通胡慧咗請教,Roger聽罷便說:「不管要買家品或逛小店殺時間,我也推薦激新的CDC。」CDC,就是Crystal Design Center的簡稱,商場早在2009年開業,何來激新之理?Roger解釋:「不錯,這個有數年歷史的商場,開業時規模不算大,店鋪也不多,加上售賣的多屬燈飾、桌椅等大型家品等,又遠離BTS高架鐵路站,遊客花一小時車程,卻可能只逛上半小時,我本來絕不推薦。」那現在呢?「直至數個月前,CDC第二期開業,令商場的規模大了差不多一倍!為吸引更多年輕客人,商場除引入服裝、裝飾小品及咖啡店等不同類型的店鋪,不久前還增設周末市集,令原來的家品城搖身變成年輕人的周末聚腳點,很值得一遊。」

坐了四十五分鐘車來到遠離市區的CDC,下車後,我總覺得這裏的空氣特別清新,根本像個自成一角的小城!整個「城市」分為上下兩層、南北兩翼,約三百家家品雜貨店散布在二十二棟建築物內,每棟樓宇間還夾雜佔地較小的流動小店共五十家,我想若沒有「地膽」Roger帶路,我敢說必定會迷路。

「別怕!這裏每區之間也有大型雕塑藝術品作分隔,有日本鳥居,也有歐陸式銅像,十分易認,失散了在這裏集合便成!」Roger給我們這群「鴨仔」提供認路貼士後,又繼續介紹:「最易找的,還是這棟SCG!」我抬頭一看,眼前這三層高的水泥建築,冷酷又具氣勢,有點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風格!Roger續說:「SCG Experience主要賣建屋材料,包括瓷磚、窗框,甚至馬筒,可是這裏卻同時售賣Hello Kitty和迪士尼卡通人物的浴室建材!夠吸引吧?」他更指向角落的卡通產品專櫃,看到Hello Kitty、Mickey Mouse及Winnie The Pooh等忽爾出現在水龍頭、瓷磚及廁板上,想到只花幾百港元,便有一眾卡通人物在刷牙及如廁時作伴,實在十分划算!

「香港人,這邊還有個小巧精品區,專售泰式創意飾品,上至牆壁貼紙,下至精緻文具一應俱全,最合你們口味吧!」不錯,創意家品確是送禮自用均宜,只是由於家品的款式及顏色眾多,害得我的「選擇困難症」又告發作!幸好Roger體貼地說:「這裏還有家設計圖書館,進去翻翻雜誌找靈感吧!」

有了一點家居設計頭緒,Roger便領我們搜購家品,並說:「大件家具只有看的份兒,我們不如到小店尋寶吧!」來到deedee這家店鋪,劈頭便給我「小心點,別打翻人家東西」的感覺。小店只得三百餘呎,四周都是貨架,正中央亦然,舉目都是小心易碎的瓷器家品,很有尋寶感覺。「這裏的瓷製家品小巧大方,吸引不少日本和台灣遊客專程來入貨,不過拿來看時切記小心輕放啊!」Roger化身店員,向我們大數這店的家品史。

原來店主兼設計師Dang曾在廣告公司任職設計,後來決定把興趣當職業,設計起家品來!由小巧的飾物盒、瓷杯開始,發展成大一點的花瓶、茶壺等,以生活為靈感,不少貨品均貼近生活,例如最受歡迎的蔬果系列,便把蔬果化身大小茶具,放在家中,既可愛又實用。

「別看擁有德文名字的Objekt裝潢如此歐洲,它可是百分百泰國設計師的出品。」見我們不斷把這店跟北歐的類似商店相比,Roger向我們細說這家他最愛的店子的由來。

Roger說該店店主Sarawut Korsoongsak在英國修讀產品設計,奉行簡單、自然兩大規條,其設計便有不少原木元素,當中更包括來自馬來西亞、老撾及紐西蘭的柚木和杉木,十年來大受好評,數月前更在這裏開設品牌陳列室兼商店,吸引不少潮人來掃貨。

除了原木家具,Sarawut也愛發揮生活小智慧,把廢物再生,創作一系列小巧物品,例如把舊背心改作環保袋、用膠漏斗當作燈罩,當然更少不了將公文袋變成雜物袋等常見選擇。一系列令人會心微笑的創意小物,雖具歐洲天馬行空的創意風格,卻又不失東方的精巧手藝,教我們愛不釋手。

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美化家居牆貼 牆壁隨意換「新衣」




以往粉飾家居牆壁的材料,不是油漆,便是牆紙,而兩者都有局限,一經選用後,便難以轉換,除非不怕大費周章重新掃上新漆和貼新牆紙。要迎合現代人愛新鮮的性格,近年牆壁粉飾便來了大革命,一種易貼、易撕的牆貼,可以隨心隨意貼在牆上,營造不同家居設計風格,當用家看厭圖案或想改變設計風格,只要撕去舊有牆貼,便可貼上新的牆貼。

劣質品破壞牆壁

現時牆貼可謂大行其道,尤其從淘寶網訂購來的,價錢低至十元八塊,因此受到用家歡迎。但不說不知,從網上購下的牆貼,大多品質差劣,除了易甩色、易變形,更非易貼易撕的產品,導致破壞原本牆身的油漆和牆紙,絕對是得不償失。

家居專用式牆貼

其實市場上深受專業室內設計師歡迎的牆貼,大多是歐洲、韓國品牌,前者以質料取勝,後者款式多樣化。據同時代理歐洲、韓國兩大地區品牌牆貼的潮名堂陳先生說,以德國牆貼品牌Oracal為例,其牆貼可細分為不同Series,當中型號651是商用牆貼,其黏力特別強,基本上可黐上不同物料,而且十分耐用,屬永久性牆貼;至於型號638是家用牆貼,其黏力強度適中,容易貼上和移除,適合貼上乳膠漆牆和大部分牆紙,加上物料經過特別處理,當中添加了防UV成分,不易受陽光照射變色,而且其PVC物料加入阻燃成分,不但不易於燃燒,更不會排放毒氣。

市場流行的牆貼款式,大約有大自然花紋、建築景物、花邊圖案等,若果不想選用大路款式,也可以自行選取圖案,再交由牆貼公司訂製。以牆貼品牌Oracal為例,自行訂製牆貼的價錢大約為35元/方呎,若圖案較為複雜、用色繁複,價錢相對較為昂貴。

黐牆貼有小技巧

潮名堂陳先生續說︰「一般細小的牆貼,可單獨一人貼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技巧,但貼上較大幅的貼牆,最好由兩個人一起貼上,因貼牆貼最講究平衡感,例如貼上六呎高的巴黎鐵塔,若貼得不夠平衡,分分鐘變成斜塔。」

另外,選取牆貼顏色前,必須要配襯牆色。如果白色的牆身,可貼上深色、鮮色牆貼,否則貼上淺色圖案,便不能把圖案突顯出來。相反牆身是黑色、深木色的話,便要貼上淺色、鮮色牆貼,才能夠把圖案突顯出來。